思想市场助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精神跃迁——关于主流媒体走向移动互联网的思考
本文选题:社会化媒体 + 智能移动终端 ; 参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08期
【摘要】:正一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高度融合,使智能移动终端迅速完成对个体精神生命的捆绑:MI(移动互联网)以其便捷性、全天候、交互性和之于碎片时间的填满,裹挟着六亿用户共赴一个没有边界、没有时限、没有位格然而却人人拥有麦克风的无形广场,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众声喧哗的社会化媒体时代。这几乎是一个阿里巴巴式的玩笑:一边是"大云平
[Abstract]:A strong imagination produces a high degree of integration between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 enabling the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 to quickly complete the bundling of individual spiritual life with the help of its convenience and all-weather nature. The interactivity and the filling of time in the pieces take 600 million users together to an invisible square with no boundaries, no time limits, no personality, but everyone has a microphone, thus bringing us into a noisy social media age. It was almost a Alibaba joke: on one side was "Big Yunping."
【作者单位】: 人民日报人民网;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剑敏;;社会化媒体在政府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1年08期
2 肖瑞;;浅谈社会化媒体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0期
3 张航;;社会化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以美国政府的宣传策划为例[J];新闻爱好者;2009年20期
4 陈建;;社会化媒体舆论表达的民粹主义隐忧——以微博客的舆论表达为例[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5 刘运来;;契合与威胁:网络交往场景的共享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以微博直播为例[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李想;;解析网络推手营销的传播学属性[J];科技传播;2011年09期
7 郑智斌;熊文珍;;网络口碑传播与互联网的社会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赵宇翔;张苹;朱庆华;;社会化媒体中用户体验设计的理论视角:动因支撑模型及其设计原则[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05期
9 金苗;;War 2.0:重大事件新闻发布与社会化媒体的“初体验”——铸铅行动YouTube以军频道实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瞿旭晟;互联网平台上的知识生产[D];复旦大学;2010年
2 赵宇翔;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成内容的动因与激励设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f,
本文编号:2039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03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