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接续传统与现代——城镇化视野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本文选题:当代中国 + 文化产业 ; 参考:《艺术百家》2014年01期
【摘要】: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建设,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却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城镇化对传统文化的毁坏;二是浸淫在欧风美雨下,我们的传统文化何处栖息?三是如何提高民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并加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四是传统文化如何接轨现代?
[Abstract]:Large-scale, high-speed urbaniza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but facing the history of the most difficult, most dangerous period.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problems: first, the de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y urbanization; second, immersion in the European wind and rain, where does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perch? Third, how to enhance th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enhance the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urth, how does traditional culture connect with modern culture?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论坛杂志社;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良镛;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城市规划;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廷海;;吴良镛先生人居环境学术思想[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02期
2 张楠;城市故事论——一种后现代城市设计的建构性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5期
3 吕迪华,徐雷,王卡;“链接”与“生长”——兼并过程中小城镇形态保护的两种方式[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4 扶国;城市故事论[J];城市问题;2004年03期
5 单霁翔;;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上)[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6期
6 徐震;顾大治;;当代建筑多元文化现象背后的技术操纵力[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期
7 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J];建筑创作;2007年06期
8 袁牧;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J];建筑师;2005年03期
9 刘源;;合肥地区建筑地域文化研究初探[J];山西建筑;2009年28期
10 李敏泉;国际性“话语系统”与中国建筑的文化战略[J];建筑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俊桥;走向新文脉主义[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敏;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重庆大学;2004年
3 林志森;基于社区结构的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魏晓芳;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蕊;城市博物馆群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胡爽;阆中传统雕花木窗装饰艺术探研[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3 吐尔洪白克;基于文化与生态策略的旅游酒店空间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4 陈竞;中国元素在现代城市环境中的设计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林琳;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地域文化特征[D];天津大学;2012年
6 奚雪垠;云南本土建筑创作与地域性的关联[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7 金阳;随方制象,,承古继今[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8 郭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1843~1949)[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徐东辉;全球化浪潮下街道空间多样性的保持与创造[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吕泱;山水城市风貌与景观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良镛;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J];华中建筑;1997年02期
2 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思念;;创意文化与创意经济在当代中国的兴起[J];学习论坛;2011年04期
2 胡正荣;;创意何在——对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解读[J];世界发明;2008年09期
3 吉路;;从“两岸文化创意产业趋势论坛”在台举行说起(下)[J];北京档案;2008年01期
4 ;文化产业还是创意产业?——对新加坡创意产业概念的理解[J];中国外资;2007年12期
5 王秋原;;2011’中国最具活力的产业——文化创意[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1年02期
6 山枫;;“文化创意”渗透于各行业的高端——对话首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J];中国新通信;2006年16期
7 张兵娟;;文化创意与电视品牌打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鲁占奎;传统文化产业提升论[J];中国土族;2001年04期
9 徐滨;修菁;;文化创意:品牌营销的基石[J];成功营销;2008年Z1期
10 崔静;;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郜丽云;;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攻略摘要——基于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分析和产业集群理论分析[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闫贤良;;文化、科技、经济——创造性未来[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3 孙鲁燕;;首都文化软实力现状和实践的几个方面[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4 程曼丽;;略论媒介产业中的文化创意[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5 柏宏君;;试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对重庆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影响[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牛秀琳;;增强自身创新能力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郭金鸿;;青岛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陈煦;;国内文化创意园区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探讨——从南京“西祠街区”说开去[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9 张颐武;;“世界城市”与文化创意[A];建设世界城市提高首都软实力——2010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10年
10 胡江华;;文化创意产业之文化互动体验[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 唐正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N];广西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胡宝琪;上海浦东举办2009张江文化创意产业论坛[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3 记者 江南;浙江文化创意产业迸发活力[N];人民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哲 姜天骄 李佳霖;首届金一文化创意产业高峰论坛在江阴举行[N];经济日报;2008年
5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潘照安;“大三通”为厦门“创意未来”送东风[N];厦门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姜天骄 徐文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梅松;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年增加值突破千亿元[N];经济日报;2009年
7 本报评论员;力争新的突破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新跨越[N];安徽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卜海涛;文化创意产业尽显魅力传奇[N];中国财经报;2009年
9 张yN凡 记者 王春;文化创意产业呼唤政府引导基金[N];科技日报;2009年
10 高晗;2009张江文化创意产业论坛落下帷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雪梅;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发展策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2 崔婷;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张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产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魏来;中国文化经济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杜开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马可;80后与网络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黄斌;文化发展转型与国家的作用[D];暨南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雪;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开发推动西北文化产业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4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琳琳;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51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051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