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市场效应、要素禀赋优势与中国文化产品贸易
本文选题:文化产品贸易 + 本地市场效应 ; 参考:《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与8个主要文化贸易伙伴2000—2010年的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从本地市场效应与要素禀赋优势的角度,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决定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相对规模,并逐渐取代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发展的新源泉。本地市场效应主要存在于印刷类和视觉艺术品贸易中,对贸易相对规模的影响明显高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e data of cultural products between China and eight major cultural trading partners from 2000 to 2010, this paper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de in 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cal market effects and factor endowment advantage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cal market effect determines the relative scale of China's cultural product trade and gradually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factor endowment advantage as a new sou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product trade. The local market effect mainly exists in the trade of printing and visual art,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relative scale of trade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advantage of factor endowment.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文化多样性与中国文化产品贸易互动关系研究”(13AJL009)
【分类号】:G124;F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邵军;吴晓怡;;宽带基础设施影响文化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10期
2 刘杨;曲如晓;曾燕萍;;哪些关键因素影响了文化产品贸易——来自OECD国家的经验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11期
3 许统生;涂远芬;;中国可贸易产业本地市场效应的估计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变截距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年07期
4 曲如晓;韩丽丽;;文化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阚大学;;中日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估计[J];南方经济;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本乾;牛盼强;;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J];今传媒;2012年03期
2 魏彦杰;钟娟;赵有广;;文化产品贸易的同质化效应与发展中国家的角色[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3 蒙英华;黄宁;;中国文化贸易的决定因素——基于分类文化产品的面板数据考察[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4 杨艳红;;中美文化贸易争端与中美文化贸易的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刘利民;王敏杰;;基于一个NEG模型的运输成本、地租与产业的集聚和转移[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4期
6 佟家栋;刘竹青;;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东亚地区制造业部门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7期
7 臧新;林竹;邵军;;文化亲近、经济发展与文化产品的出口——基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10期
8 张杨;;中欧本地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及启示[J];区域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9 张望;徐成江;;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因素的实证研究——使用引力模型测度文化距离对文化贸易影响的实证检验[J];北方经济;2013年02期
10 曹麦;苗莉青;姚想想;;我国艺术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喻莎莎;;如何加强东亚地区文化商品贸易的对策分析[A];第十六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总第25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潘文年;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苏锋;动画产品国际贸易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洪宇;中国商品贸易模式演进与背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赵璐;跨国管理者的全球心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司传宁;本地市场效应与产业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仇娟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效率集聚与地区差距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冯迪;基于非位似偏好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高伟;中日服务业产业内贸易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向南;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佳卉;中美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3 段鸿济;创新时代中国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选择[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崔娜;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中的本土市场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杨扬;基于中韩比较的发展我国文化贸易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张晔;文化贸易与我国对外文化交往的制度创新[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时;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宋清涛;WTO框架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程洪海;我国国际文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颜荟;后WTO时代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中;祁飞;;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的经验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璐瑶;罗伟;;中国“文化赤字”的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0年05期
3 施炳展;;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成本测定——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1期
4 林发勤;唐宜红;;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制成品出口[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5 李小牧;李嘉珊;;国际文化贸易:关于概念的综述和辨析[J];国际贸易;2007年02期
6 赵有广;;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国际贸易;2007年09期
7 臧新;林竹;邵军;;文化亲近、经济发展与文化产品的出口——基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10期
8 钱学锋;陈六傅;;中美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兼论中国的贸易政策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9 范爱军;刘馨遥;;中印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10 陈雯;李佳璐;;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建国;合法贸易与非洲传统政治结构[J];西亚非洲;1994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逢珉;杨金超;;中美文化产品贸易中我国文化产品竞争力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6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聂立涛;美欧巴印商讨农工产品贸易[N];人民日报;2007年
2 赵健雄;如何克服文化产品贸易的巨大逆差[N];南方周末;2005年
3 陆燕;环境产品贸易瞄准“最惠”方向[N];人民日报;2014年
4 医保商会 荣嫡;西药类产品贸易实现稳增长[N];国际商报;2014年
5 特派记者 陆振华;中美欧开启万亿美元绿色产品贸易减税谈判[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6 卢菲;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增长近三成[N];中国税务报;2006年
7 驻日本使馆经商处 韩轶;全球环保产品贸易中国居世界第二[N];国际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傅苏颖;商务部再次呼吁:磋商解决中欧光伏产品贸易摩擦[N];证券日报;2013年
9 何晓曦;中欧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快速增长[N];国际商报;2005年
10 天天;中俄筹划设立扶持技术产品贸易基金[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蹇;国际文化产品贸易公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传杰;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摩擦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
2 代恩库;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林木产品贸易融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3 洪明顺;中美文化产品贸易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永胜;世界林木产品贸易政策趋向与我国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张文s,
本文编号:2064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06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