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区域比较
发布时间:2020-04-08 00:48
【摘要】:作为朝阳行业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吸引了全世界经济发展者的目光。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也以明显快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并壮大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日益突出,在增加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文化产业具体测算的方法还有待开发与改进。因此,本文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渠道,而且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从实用价值上来讲,发展文化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很大的现实作用。 在对文化产业的相关基础理论论述完毕后,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引言。本章主要对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方法及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叙述。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系统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突出本文研究思路的独特性。 第三章: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文化产业涵盖范围的界定;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意义、原则;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相关指标的选取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模型的设定以及具体的测算结果。 第四章:分省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本章主要根据第三章的实证检验结果利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差异分析。 第五章:东、中、西三大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差异与原因分析。本章主要从地区间和地区内两方面进行分析,并相应的给出了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分析。 第六章:提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政策性建议。本章对本文基本思路进行归纳,并相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文章主要在两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一是构建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水平进行了系统综合评价;二是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结合聚类分析法,利用最新数据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水平从强到弱进行评分并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类之间的差异,根据差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能够深入了解各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真实状况,明确地区优势和劣势,从而为提升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指明了方向。 通过实证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文化产业总体上发展不足,但是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却更为突出的现象,东部发达地区高于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则产业发展不足,大有可为。虽然区域发展不平衡本身是正常现象,但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有合适的发展战略,以实现良性的发展。因此,在文章最后,笔者提出了因地制宜的对策建议,重在提高我国的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124
本文编号:2618637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康小明,向勇;产业集群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周文彰;;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游碧竹;全力提升湖南旅游文化品位[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5 谢名家;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产业新论[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6 李艳春;刘小青;张娟;;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0年04期
7 符想花;;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10年01期
8 袁海;;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3期
9 童雅平;童元伟;;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J];经济视角(B版);2005年04期
10 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潮华;文化产业若干重要关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8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618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