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8 18:06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传统产业的不断发展,国际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产业链不断延伸,文化竞争成为继生产竞争、管理竞争、信息竞争之后出现的第四次竞争浪潮。文化所形成的巨大创新能力最终将会转化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以知识、信息、娱乐、休闲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国际竞争力强弱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安徽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特别是近几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安徽的文化产业实现了更好更快发展。那么,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优势、劣势是什么,安徽省的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什么层次,提升安徽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及具体措施有哪些,这就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参考相关统计资料对安徽省的文化产业现状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总量不断增加,贡献不断增大。(2)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增强。(3)文化事业费稳中有升,但不及全国平均水平。(4)产业集团优势明显,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为了掌握安徽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的排名情况,文章从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和评价体系入手,结合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及我国基本情况,设计出由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绩效、政府扶持、成长能力、创新能力、市场需求七大要素共24个指标构成的我国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对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整体上强于中西部地区,但文化产业强弱与地区经济发展也有“相悖”现象;规模和需求因子对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水平贡献最大;安徽省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在全国排名第13位,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长潜力大,创新能力强,但人才与财政支持不足。在参照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文章最后对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做了SWOT分析并在体制改革、科研、品牌、财政投入、重点项目、人才、市场等方面提出提升安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以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J];科技传播;2011年13期

2 杨平;;促进湖南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林熠;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耿香玲,刘士岭;西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探析[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4年02期

5 胡俊海;;打造品牌——增强山东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J];德州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祁述裕,殷国俊;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若干建议[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宋怡;阮平南;;基于城市经济角度的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统计与决策;2007年13期

8 李思远;;力促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以湖南卫视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8年08期

9 毕小青;王代丽;;基于“钻石模型”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林青华;;“文化产业”冲破 壁垒[J];南风窗;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金榜;;科技创新是提升中原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关键[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文化强省战略与科技支撑论坛文集[C];2008年

2 关莉丽;;文化产业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与艺术教育[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徐建平;杨庆华;张玉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赵允福;;我国文化产业的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5 刘晓宁;;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现状、优势及策略分析[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刘秀华;;我国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路径探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7 陈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8 王立岩;;文化产业新型融资模式构建的思路与探讨[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9 吕在;杨建生;;从精神态文化到物质态产业——兼论艺术之于文化产业的价值[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冠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壮大服务经济[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2010-2011)[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县县委宣传部 张建萍;增强县级文化产业竞争力[N];云南日报;2008年

2 邢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对策[N];安徽日报;2007年

3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商建辉;人才: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N];保定日报;2010年

4 郑英;培育特色,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N];江阴日报;2009年

5 省社科院研究员 刘纪兴;提升湖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策略[N];湖北日报;2010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祁琦;文化产业应紧跟 科技的步伐[N];深圳商报;2011年

7 记者 孙秀华 刘平;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启动[N];天津日报;2008年

8 ;文化产业振兴呼唤专业人才培养[N];无锡日报;2009年

9 赵德兴(作者为市社科院文史所所长);发展文化产业处理好四个关系[N];南京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薛惠娟 张许峰;培育“大制作”如何“不差钱”[N];河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岚;地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宋彦麟;辽宁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刘炳胜;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刘小铁;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5 禹新荣;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宿倩;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李曦辉;国有企业与产业竞争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周斌;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朱小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10 张治栋;跨国公司战略演变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与对策[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永红;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威;意义解读的错位与断裂—山寨文化的“生产—消费”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杜献宁;新形势下利用河北传统文化提升河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正凯;中国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5 刘丽华;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素质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袁炯;文化创新体系的内涵研究及文化制度创新的制度选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7 周琴;文化产业国际分工背景下的文化同质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熊小芳;河南省文化产业效率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漆飞;重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2年

10 曲晓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33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33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