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的经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01:06
【摘要】: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意识形态和经济的双重属性借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已经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和强大的影响力。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遭遇着严重的威胁。当世界各国都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的时候,我们也不可能回避这样的现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然成为我们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选择。由于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文化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泛意识形态化的情形,而它的经济属性所决定的盈利最大化倾向则又使它随时都有背离主流意识形态的危险。因此,如何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发展文化产业和传播意识形态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所以,对中共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的探索过程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总结经验和不足,在理论上可以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在实践上可以对以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和意识形态传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从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入手,首先阐明两者的关系,然后通过对中共探索处理两者关系历程的梳理,总结出经验和不足,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阐明文化产业发展与传播意识形态的关系。首先说明对文化产业和意识形态概念的当代理解,其次说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最后阐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第二部分,分三个阶段来梳理中共探索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的历程:文化产业兴起阶段意识形态传播的矛盾性(1978——1992)、文化产业崛起阶段意识形态传播的多样性(1992——2001)、文化产业初具规模阶段意识形态传播的规范性(2001——)。第三部分,总结出中共处理文化产业发展与意识形态传播关系的经验。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124
本文编号:2738947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康化;王缨;;政府文化管理创新体系的重构[J];东南学术;2006年04期
2 刘颖;我国大众文化进入分众时代[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姜国俊,杨飞龙,向建洲;意识形态控制:全球化多维观照下“淡化”与“强化”的辨证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2年04期
4 雷青松;;执政党意识形态的特征与新时期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5 李蓉;;论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消费主义倾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高立平;;意识形态的策略与意识形态认同[J];求索;2006年10期
7 梅琼林;;关于大众传媒分众化问题的重新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6年02期
8 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J];现代传播;2002年01期
9 陈立旭;论实现文化产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J];浙江学刊;1999年03期
本文编号:2738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3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