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中国传媒业外资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3 12:39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媒产业资源配置的国际化趋势日益突出。中国作为世界上传媒产业增长最快的国家,拥有着世界最大的潜在的媒体市场,随着入世以来中国政府关于WTO相关承诺的逐步兑现,以及逐渐放松的外资准入规制,大量境外传媒投资者挺进中国传媒产业市场。 外资传媒集团的进入,一方面激起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竞争,打破传媒市场垄断局面,使传媒资源在开放的市场范围内合理化配置,同时外资带来国际化产业制度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的压力,会推进中国传媒产业制度的改革与体制转型,促进中国传媒产业政策的规范化和国际化,推动中国传媒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传媒产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产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产业竞争力相对弱小,外资传媒的激烈竞争将使中国传媒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威胁中国传媒产业安全。 当把传媒产业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生态系统,那么组成该传媒产业有机体的传媒制度与政策、资本、技术、内容、人才和市场等各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式称为“作用机制”。而作为中国传媒资本市场资本来源之一的外资,在与国内传媒产业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传媒产业的综合影响,即为“中国传媒业外资作用机制”。本文将产业安全理论引入外资对中国传媒产业作用机制的分析中,从外资与传媒产业政策与规制、产业经营状况、产业技术和传媒产业社会效益等产业安全相关的四个层面的作用机理,来分析外资对中国传媒产业安全的作用机制。 中国现行的传媒外资准入制度严格地限制外资的进入,虽然消除了外资对中国传媒产业安全的负面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外资对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正面促进作用,制约了中国传媒生产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国传媒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最终仍将危及传媒产业的安全。因此,我们应在保证国家对传媒产业的宏观调控基础上,充分发挥外资对传媒产业安全的正面作用机制,以促进中国传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以产业的发展来维护传媒产业安全。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206-F
【图文】:

结构图,传媒产业,细分市场,结构图


图 4.1 2006 年中国传媒产业细分市场结构图资料来源:中国网发布的《2007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图 4.2 2006 年中国传媒产业细分市场规模图资料来源:中国网发布的《2007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因此,外资传媒技术及运营模式的比较优势不容小觑。由传媒发达国家开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 开辟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

传媒产业,细分市场


图 4.2 2006 年中国传媒产业细分市场规模图资料来源:中国网发布的《2007 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因此,外资传媒技术及运营模式的比较优势不容小觑。由传媒发达国家息革命从根本上变革了通讯工具和交流手段, 开辟了文化传播和文化时代。这固然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 但也为文化霸权主义打开了。在当今文化交流所引起的价值冲突、碰撞的过程中, 西方发达资本主是广泛地利用传媒技术包括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等,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值的渗透。通过占统治地位的信息网络和全球传播技术, 西方国家借此的话语霸权,使带有西方色彩、有利于西方的文化信息在世界范围进行扩其价值观不仅充斥着可以触摸的物质空间, 而且充斥着人类的精神空往来的交流空间。试想如果中国政府没有针对外资市场准入的规模、资限制与规定,如对境外卫星电视频道实行有限落地的管理办法;如果没播频率、电视频道和图书刊号等设置技术性法规的话,单凭中国媒体产外资的技术较量和经营竞争,中国传媒产业市场难保不会被外资媒体传媒产业也势必会由外资所掌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秋;;微博辟谣的作用机制初探——以新浪微博为例[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2 阮藐藐;;微传播语境下议程设置作用机制的转向——以“微博打拐”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1年06期

3 赵伟;马朝阳;;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机制及控制研究[J];科技传播;2011年12期

4 邵鲁;高向飞;;制度二元结构、组织间非正式关系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电子设备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7期

5 ;洋土电视战火又起 看谁更有牌可打[J];计算机与网络;2010年17期

6 刘友芝;;民营传媒、外资传媒:中国广播影视业的新兴力量[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5年00期

7 童兵;;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格局[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02年00期

8 卫金桥;;汽车27年反思录[J];报林;2011年06期

9 赵梦溪;;医疗纠纷报道与医患信任的构建[J];青年记者;2011年23期

10 张书娟;;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缺失与建构[J];新闻窗;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闪闪;翁文浩;李智;冷俊;李艳艳;;MBD2蛋白sRNA干扰载体的构建与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齐润姿;安华章;于益芝;张明徽;刘书逊;徐红梅;曹雪涛;;Notch1和TRAIL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朱书生;刘西莉;;新型杀菌剂氟吗啉的作用机制初探[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鄢洪海;徐秀娟;况川;郭金芳;;花生叶部菌核病流行规律及生物防治研究[A];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C];2005年

5 盛彤;;中药外用治疗糖尿病性溃疡及作用机制的探讨[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冬冬;罗峥;;对负性刺激注意偏向的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警觉还是抑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刘旭明;;肿瘤多药耐药(MDR)及其干预(摘要)[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王超;金德均;王宇;;重组人内皮抑素抑制喉鳞癌生长作用机制的初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9 贾燕涛;;水稻黄单胞菌全基因组小RNA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植物细菌病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明立;魏敏杰;金万宝;杜娃;王爽;赵琳;赵海山;姚维凡;;卡介菌多糖-核酸对二硝基氟苯诱导的接触性皮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A];两岸三地药理学与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 许延庆;乳粘素在凝血中的作用机制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吴一福;参附注射液治疗心绞痛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中央财经大学 徐焕东;五大作用机制确保良性循环[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武文强;中药解酒护肝作用机制被揭开[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邵建国;抗艾药新星隐现[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红牛卷入运动得到了什么[N];经济观察报;2003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对乙酰氨基酚作用机制新说[N];医药经济报;2005年

8 万同己;上海中医药大学证实锦红汤调节SIRS的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张中桥;大黄多糖的脑保护作用机制被探明[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宋军 陈永艳;辅料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彪;水体Cu~(2+)对中华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春凤;低氧参与UUO大鼠肾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干预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志强;财政政策作用机制和政策风险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李新平;中国资本市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吴青;外资与货币政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刘振权;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王风云;经济政策作用机制与经济周期波动相关性的动态计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薛洁;基于现代理论与技术的调脂中药阿魏胶囊的系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9 周兰兰;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0083)抗实验性抑郁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10 徐慧成;痛风宁胶囊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宏华;基于产业安全视角的中国传媒业外资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董铠军;利用外资与我国产业安全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林学勤;AMC利用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黄媛媛;论我国外资创业投资立法的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戴霞;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利用外资[D];武汉大学;2005年

6 严淑娴;外资与江苏产业结构提升[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y嚱鹑

本文编号:2753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2753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