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文化经济论文 >

数字劳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互联网体育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3 10:51
  互联网体育产业的勃兴引发了用户传播行为和身份的转变,传播行为转变成体育数字资本增值与扩张的劳动行为,身份也由用户变成了劳工。本研究沿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路径,深刻辨析当前互联网体育传播中的用户劳工问题,进而提供一个互联网时代体育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研究认为:体育数字劳工的形成过程是互联网体育传媒无偿占有体育用户数字劳动产品,将用户变为商品和劳工的过程。在用户劳动形式上,媒体平台通过众包模式、游戏玩工化以及情感商品化等策略,将用户的劳动行为纳入到平台商业化的结构中,获取劳动价值。基于此,文章最后为体育用户寻求自由抗争策略以及实现体育平台良性发展提供了相关启示。 

【文章来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46(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互联网时代体育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的内涵解析
    1.1 何为体育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视角
    1.2 数字劳工——理解体育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2 数字劳工:互联网时代体育用户的劳工化
    2.1 数字劳工的诞生:互联网时代体育数字劳工的内涵及其劳动形式
        2.1.1 互联网时代体育数字劳动与数字劳工的内涵
        2.1.2 互联网时代体育数字劳工的劳动形式
            (1)众包:互联网体育平台的隐性雇佣。
            (2)从玩家到玩工:电子竞技游戏者的劳工化。
            (3)情感商品化:网络体育传媒提升用户粘性策略。
    2.2 劳工商品化:互联网时代传媒对体育数字劳工的剥削
3 寻求自由与传媒革新:互联网时代体育传播的政治经济学启示
    3.1 寻求自由:互联网时代体育用户权力的抗争策略
        3.1.1 提高体育用户的版权意识,合理占有劳动成果
        3.1.2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规范网上行为
    3.2 传媒再造:互联网时代体育传媒的良性发展理念
        3.2.1 优化劳动关系,建立有偿付费制度
        3.2.2 保障体育用户平台的私人空间,保护“隐私权”和“被遗忘权”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J]. 彭兰.  国际新闻界. 2019(02)
[2]新时代我国体育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J]. 郭晴,李平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01)
[3]群体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方式的变革与影响[J]. 隋岩.  中国社会科学. 2018(11)
[4]从受众到用户:“互联网+”时代体育传播转型路径初探——基于传播游戏理论[J]. 潘陈青,付晓静.  体育科学. 2018(05)
[5]新时代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产业研究[J]. 杨越.  体育科学. 2018(04)
[6]互联网重构体育产业及其未来趋势[J]. 李恒.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7]恢复人与技术的“活”关系: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J]. 潘霁.  国际新闻界. 2016(09)
[8]信息资本主义及互联网的劳工[J]. Christian Fuchs,陈婉琳,黄炎宁.  新闻大学. 2014(05)

博士论文
[1]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劳工”研究[D]. 吴鼎铭.武汉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83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183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9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