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发展与文化产业内在联系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27 14:40
本文运用Eviews8.0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探究中国金融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内在联系。结果显示:金融发展能够激发资本运作活力,金融效率引导资本在产业间的高效流动,金融结构可以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同时,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优化中国金融结构,有的放矢,使金融结构朝着有利于文化产业方向发展。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文化产业可以对金融发展体系形成有效刺激,金融发展体系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经济支撑,二者深度融合才是当下最有效的发展方式。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AR模型稳定图
金融发展具有正效应,在第二期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回落并趋于平缓,说明金融发展在文化产业初期,有较为明显的支撑作用。在初期中国文化产业刚刚起步,金融发展状况优于文化产业,资本供给充足,因此能够较为明显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金融效率从一开始极大的负面冲击效应,到冲击效应逐渐减小到最后逐渐保持平稳可知,高效率的金融模式,能够用较少的资本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使更多的资金流入文化产业,极大提高了文化产业创新的能动性,实现良性循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资本形成比率。金融结构冲击具有一定的负效应,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之后的一年逐渐增大趋于横轴并维持稳定,说明间接融资在文化产业产生初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时文化产业利润不高,稳定性弱,当文化产业进入了成长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时期需要对应不同的金融结构。(图2)图3 方差分解图
图2 脉冲响应图由方差分解可知,金融效率对中国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多,最高达到25%,同样,金融发展对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在20期达到8%,因此,金融效率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更大。金融结构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小,20期达到1.3%,其影响程度远不及金融效率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在方差分解图中,三者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可以得到更加直观地反映。(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治理与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产业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J]. 李研,李俊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11)
[2]金融市场现代化背景下金融发展影响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J]. 刘孝斌.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兰琼.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6541
【文章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AR模型稳定图
金融发展具有正效应,在第二期达到最高点,之后逐渐回落并趋于平缓,说明金融发展在文化产业初期,有较为明显的支撑作用。在初期中国文化产业刚刚起步,金融发展状况优于文化产业,资本供给充足,因此能够较为明显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金融效率从一开始极大的负面冲击效应,到冲击效应逐渐减小到最后逐渐保持平稳可知,高效率的金融模式,能够用较少的资本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使更多的资金流入文化产业,极大提高了文化产业创新的能动性,实现良性循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促进资本形成比率。金融结构冲击具有一定的负效应,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之后的一年逐渐增大趋于横轴并维持稳定,说明间接融资在文化产业产生初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此时文化产业利润不高,稳定性弱,当文化产业进入了成长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时期需要对应不同的金融结构。(图2)图3 方差分解图
图2 脉冲响应图由方差分解可知,金融效率对中国产业增加值的贡献较多,最高达到25%,同样,金融发展对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在20期达到8%,因此,金融效率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更大。金融结构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较小,20期达到1.3%,其影响程度远不及金融效率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在方差分解图中,三者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可以得到更加直观地反映。(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治理与中国金融结构演化:产业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J]. 李研,李俊青.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9(11)
[2]金融市场现代化背景下金融发展影响文化产业的实证分析[J]. 刘孝斌.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4(05)
硕士论文
[1]山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兰琼.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whjj/336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