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中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2-14 06:30

  本文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环境技术效率 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 核密度估计 空间误差模型 出处:《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全局方向性距离函数、核密度估计法和马尔可夫状态空间转移矩阵对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及其动态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水平较低且呈现差异化和动态转移特征,效率低的省份差距在逐步缩小,效率高的省份差距则呈扩大趋势;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增长表现为生产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共同作用,且呈现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较高地区的内部收敛特征。借助空间误差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集聚度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盈利能力、地区经济总量、人力资本水平、资本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环境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技术市场发展水平、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则尚未体现。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2000 to 201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efficiency of high-tech industry and its dynamic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global directional distance functi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Markov state space transfer matrix. The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China is low and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dynamic transfer. The gap between the provinces with low efficiency is gradually narrowing,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provinces with high efficiency is increasing. The growth of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high-tech industries is the joint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production. With the help of spatial error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DI and industrial convergence degree fail to pass the significance test, and the industry profitability. Regional economic aggregate, human capital level, capital input and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hav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high-tech industry, while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ical market leve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 & D investment has not yet been reflected.
【作者单位】: 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CFA160177) “十二五”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项目(TD12-5063)
【分类号】:F273.1;F275;F27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志刚;丁国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0年01期

2 管曦;杨江帆;;中国精制茶加工企业技术效率的分析[J];茶叶科学;2011年02期

3 徐建军;袁红清;;中国乡镇企业技术效率增长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2期

4 王丽丽;;外资进入与技术效率——基于不同技术水平制造行业的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3期

5 于立;;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年10期

6 刘秀玲;;我国上市公司专利生产技术效率——基于7个行业405家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技术经济;2012年07期

7 王晓;;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中国建筑企业技术效率比较[J];建筑经济;2012年09期

8 李宏舟;邹涛;;我国电力行业发电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2000~2009年[J];改革;2012年10期

9 浦艳;王贺峰;;农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技术效率的作用机理[J];技术经济;2013年03期

10 彭峰;李燕萍;;技术转移方式、自主研发与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强;聂锐;;公司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与技术效率——基于能源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胡鞍钢;郑京海;高宇宁;张宁;许海萍;;考虑环境因素的省级技术效率排名(1999-2005)[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3 唐齐鸣;陈敬学;;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5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梁小民;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黄颖川;新增1000亿中央投资 广东中小企业分羹10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延兵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米增渝;协同创新VS模仿:谁更有效率[N];经济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逄红梅;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2 许海东;终极控制股东、治理环境与公司技术效率[D];暨南大学;2009年

3 王敬;创业孵化器技术效率的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魏世红;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范丽霞;中国乡镇企业增长与效率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朝;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袁媛;江苏省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3 贾莹;中国纺织服装业技术效率的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4 林青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

5 肖飞;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空间收敛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6 向冰;我国能源上市公司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7 李萍;我国光伏产业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8 黄敏仪;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效率及区域差距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黄晓姗;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侯圣勇;我国计算机企业技术效率的中美比较及溢出效应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10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510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