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劳资关系中利益认同建构的逻辑——基于当代劳资关系理论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4-15 01:31

  本文选题:劳资关系 + 利益偏好 ; 参考:《浙江学刊》2017年03期


【摘要】:围绕劳资关系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形成了一系列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劳资关系理论流派,基于不同的学术旨趣和价值关怀,各自提出了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观点。但这些学术流派存在一个共同的缺失:假定劳资双方利益偏好和利益分歧是固化的。通过对当代劳资关系理论的检视和反思,在建构主义的观照下,本文认为劳资双方并非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相反在共享规则的建构下将达至彼此的利益认同。无疑,这种劳资双方利益认同的建构逻辑对于化解劳资冲突、创新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phenomenon of labor relations, a series of representative western schools of labor relations theories have been formed. Based on different academic purport and value concern, they have put forward theoretical viewpoints with practical guiding significance.But there is a common flaw in these schools: assuming that the interests of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are fixed.Through the examination and reflec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abor relations theory, under the view of constructivism,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do not always pursue the maximization of interests, on the contrary,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aring rules, they will achieve the mutual benefit identity.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s constructive logic of mutual interest identific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solving labor conflicts and innovat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浙江丽水学院;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城;加拿大劳资关系系统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周新军;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与当代社会[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3 李楠;战后法国劳资关系的变化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国研究;2002年02期

4 徐君;;全球劳资关系普遍紧张[J];中国商界;2002年04期

5 夏顺忠,杨贵珍;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变化的新动向[J];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1期

6 王大庆;从西方发达国家劳资关系看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调整[J];特区经济;2003年03期

7 朱嘉蔚;;大陆台资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4年12期

8 ;国际劳资关系学会第五届亚洲大会将于6月下旬在韩国召开[J];中国劳动;2004年05期

9 王大庆 ,焦建国;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43期

10 许峰;我国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4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9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煤化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党委书记 周瑞庆;应重视调协劳资关系[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秦s,

本文编号:1751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751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2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