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中公司总部角色演化研究——基于时代电气的纵向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19 04:24
【摘要】:为了跨越技术创新的鸿沟,我国后发企业频繁实施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加快技术追赶。公司总部在跨国并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现有文献对总部角色的演化还缺乏探讨。通过时代电气并购Dynex的案例研究发现,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经历分技术寻求、技术转移、技术升级3个阶段,公司总部扮演了战略、协调、控制和行政等3个角色,不同阶段角色类型和功能侧重点存在差异,但战略角色贯穿并购过程的始终。这种角色演化是由其面临的问题和所掌握的资源、能力所决定的。通过构建公司总部角色演化模型,为公司总部在技术寻求型跨国并购不同阶段的角色定位指明了路径。
[Abstract]:In order to bridge the gap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hina's late-development enterprises frequently implement technology-seeking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speed up technological catch-up. Corporate headquarte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discussion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role of headquarters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time Electric M & A Dynex, it is found that the technology-seeking cross-border M & A experiences three stages: technology seeking,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echnology upgrading. The company's headquarters has played three roles: strategy, coordination, control and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mpany's headquarters has played three roles: strategy, coordination, control and administration.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of roles and functional emphasis in different stages, but the strategic role runs through the M & A process all the time. This role evolu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problems it faces and the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at its disposal. By constructing the role evolution model of corporate headquarter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ath for the role positioning of corporate headquarter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technology-seeking cross-border M & A.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3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JY08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2QNZT012)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1YBA318) 湖南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基地项目(13JD55)
【分类号】:F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鹏飞,曲峰;跨国并购的发展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6期

2 桑秀国;跨国并购:发展趋势及动因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06期

3 潘爱玲,杨国昌;跨国并购的特点、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褚东风,黄汉江,褚东伟;面对跨国并购中国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5 阚文;;跨国并购进入冷冻期?[J];财经界;2001年10期

6 崔健;简析日本的对内跨国并购[J];现代日本经济;2002年04期

7 侯锦;我区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并购浪潮[J];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8 唐礼智;全球跨国并购的新特征及动因透视[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9 宋群,陈长缨;跨国并购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10期

10 唐任伍;王宏新;;全球跨国并购的特点、动因及影响因素[J];经济管理;2002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世坤;韩爱琼;叶华;;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性研究——美国跨国并购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实证分析[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刘玉萍;王代敬;;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探析[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胡新欣;刘冀生;蔡来兴;薄启亮;张志勇;刘建功;;跨国并购与兼并重组[A];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08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8年

4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经济安全”问题——基于利益集团的分析视角[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江岭;;跨国并购发展战略的思考[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魏磊;;全球跨国并购形势分析及中国对策[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7 胡明晨;吴国蔚;;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策略分析及建议[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聂聪聪;;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反周期跨国并购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王铁栋;徐娴;;价值链全球布局的战略考量——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新视角[A];集聚优势 转型升级——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二辑)[C];2009年

10 马晓芸;谢洪明;;跨国并购对R&D投入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杰;全球跨国并购八大特点[N];国际金融报;2002年

2 王国进;中国企业走好跨国并购之路[N];文汇报;2005年

3 周明;跨国并购交易总额达到21.28亿美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张芝年;英国对跨国并购活动的监管[N];经济日报;2007年

5 张娜;一场关于“跨国并购”的思想交锋[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6 高析;对当前跨国并购若干问题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唐真龙;加速国际化 跨国并购额达186亿美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郑晓波;中国市场跨国并购金额翻番[N];证券时报;2008年

9 刘丽靓;跨国并购应在危机中不断发展壮大[N];证券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唐福勇;经济低迷为跨国并购提供机遇[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宏微观经济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张寒;跨国并购的理论、运作及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马金城;跨国并购的效率改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4年

4 蒋墨冰;跨国并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里光年;发展中大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叶建木;跨国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7 杨镭;跨国并购与政府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顾卫平;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复旦大学;2004年

9 楼朝明;中美企业间跨国并购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10 姚战琪;跨国并购:对市场结构变动及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俊;我国大企业集团跨国并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邸春雨;经济转型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辽宁大学;2008年

3 徐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刘影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D];外交学院;2005年

5 甄海涛;关于跨国并购的若干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陈奇;核心能力培育视角的跨国并购整合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张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杨培强;跨国并购的动因、效应及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高玉玲;联想集团跨国并购及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骆兴顺;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60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2460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2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