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机制与适配策略的员工信息安全行为关键要素与影响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4:37
信息安全事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组织员工造成的内部威胁已经超越外部威胁成为信息安全事件的首要诱因。信息安全不单单需要安全技术的支撑和法律体系的完善,还需要从管理层面关注信息安全风险的人因要素。行为信息安全同样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本研究旨在揭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中员工的信息安全行为产生的影响要素与治理机制,从而为企业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战略,建立和维持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企业实践中,员工不仅仅需要在信息安全政策的规定范畴下实施角色内行为,还需要在信息安全政策的规定之外自发地参与更多的角色外行为,以确保企业可以及时响应不断变化的外部风险环境,从而使企业处于动态的安全氛围之中。员工从事角色内行为与否需要企业发挥控制约束力,以确保员工可以符合组织对于信息安全的期望而遵守信息安全政策,同时避免做出违背信息安全政策的举动。员工对于角色外行为的参与有自主性,通过达成员工与组织在信息安全价值认识和要求供给上的适配与一致有助于企业引导员工自发地参与到角色外行为之中。本研究针对员工的角色内行为(信息安全政策遵守行为和信息安全政策违背行为)...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图1.4技术路线??Fig.?1.4?Technical?Route??1.4.2论文结构??
——工具导向型0EC:高??图4.4工具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效应??Fig.?4.4?Moderation?Testing?Result?of?Instrumentalism-oriented?OEC??根据图4.2结果显示,关怀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和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在道德??推脱与违规意愿关系中的调节路径不显著,H2和H5没有得到支持。调节效应没有得到??证实可能是出于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基于理论研宄视角,Ambrose等(2007)?认为组织伦理氛围影响个人的??道德发展。当常规的关怀适配(Conventional-caring?Ht)出现的时候,员工的道德理性??呈现出更多对组织的承诺和满意,并表现出更少的离职倾向。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反映了最高形态的认知道德发展,这种道德前期与独立性的适配(postconventional-??independence?fit)同样能够唤起员工的道德理性来促使员工效力于组织。这些结论表明??关怀导向型和独立导向型的组织伦理氛围在个体的道德形成期发挥作用,有助于帮助员??-66-??
——法律法规导向型OEC:高??图4.3法律法规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效应??Fig.?4.3?Moderation?Testing?Result?of?Law-and-Rule-oriented?OEC??违?z’??行?/,??为?z,??意??叫?Z?—??^道德推脱胃??——工具导向型OEC:低??——工具导向型0EC:高??图4.4工具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效应??Fig.?4.4?Moderation?Testing?Result?of?Instrumentalism-oriented?OEC??根据图4.2结果显示,关怀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和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在道德??推脱与违规意愿关系中的调节路径不显著,H2和H5没有得到支持。调节效应没有得到??证实可能是出于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基于理论研宄视角,Ambrose等(2007)?认为组织伦理氛围影响个人的??道德发展。当常规的关怀适配(Conventional-caring?Ht)出现的时候,员工的道德理性??呈现出更多对组织的承诺和满意,并表现出更少的离职倾向。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反映了最高形态的认知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J]. 林润辉,谢宗晓,吴波,李大辉.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4)
[2]信息安全行为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述评[J]. 李晶. 图书情报工作. 2014(24)
[3]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研究述评[J]. 曾忠平,杨哲,刘春梅. 情报杂志. 2014(12)
[4]信息安全人因风险研究进展综述[J]. 曾忠平. 情报杂志. 2014(04)
[5]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认同动态发展研究:面子和身份的影响[J]. 蒋建武,赵珊. 管理学报. 2014(04)
[6]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反伦理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 马璐,杜明飞. 预测. 2014(02)
[7]用户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多重中介方法[J]. 谢宗晓,林润辉,王兴起. 管理科学. 2013(03)
[8]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理论、测量与效度检验[J]. 王庆娟,张金成.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4)
[9]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J]. 惠志斌. 图书情报工作. 2012(06)
[10]中国人的脸面观及其对消费者解读奢侈品广告的影响研究[J]. 施卓敏,范丽洁,叶锦锋.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1)
硕士论文
[1]员工信息安全违规意愿的实证研究[D]. 李瀛.大连理工大学 2011
[2]企业信息安全策略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 常建轩.浙江大学 2007
[3]信息安全中内部威胁者行为倾向研究[D]. 翁勇南.北京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9914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文】:
图1.4技术路线??Fig.?1.4?Technical?Route??1.4.2论文结构??
——工具导向型0EC:高??图4.4工具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效应??Fig.?4.4?Moderation?Testing?Result?of?Instrumentalism-oriented?OEC??根据图4.2结果显示,关怀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和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在道德??推脱与违规意愿关系中的调节路径不显著,H2和H5没有得到支持。调节效应没有得到??证实可能是出于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基于理论研宄视角,Ambrose等(2007)?认为组织伦理氛围影响个人的??道德发展。当常规的关怀适配(Conventional-caring?Ht)出现的时候,员工的道德理性??呈现出更多对组织的承诺和满意,并表现出更少的离职倾向。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反映了最高形态的认知道德发展,这种道德前期与独立性的适配(postconventional-??independence?fit)同样能够唤起员工的道德理性来促使员工效力于组织。这些结论表明??关怀导向型和独立导向型的组织伦理氛围在个体的道德形成期发挥作用,有助于帮助员??-66-??
——法律法规导向型OEC:高??图4.3法律法规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效应??Fig.?4.3?Moderation?Testing?Result?of?Law-and-Rule-oriented?OEC??违?z’??行?/,??为?z,??意??叫?Z?—??^道德推脱胃??——工具导向型OEC:低??——工具导向型0EC:高??图4.4工具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的调节效应??Fig.?4.4?Moderation?Testing?Result?of?Instrumentalism-oriented?OEC??根据图4.2结果显示,关怀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和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在道德??推脱与违规意愿关系中的调节路径不显著,H2和H5没有得到支持。调节效应没有得到??证实可能是出于如下两个原因。??首先,基于理论研宄视角,Ambrose等(2007)?认为组织伦理氛围影响个人的??道德发展。当常规的关怀适配(Conventional-caring?Ht)出现的时候,员工的道德理性??呈现出更多对组织的承诺和满意,并表现出更少的离职倾向。独立导向型组织伦理氛围??反映了最高形态的认知道德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处罚对信息安全策略遵守的影响研究——威慑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的整合视角[J]. 林润辉,谢宗晓,吴波,李大辉.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4)
[2]信息安全行为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述评[J]. 李晶. 图书情报工作. 2014(24)
[3]用户信息安全行为研究述评[J]. 曾忠平,杨哲,刘春梅. 情报杂志. 2014(12)
[4]信息安全人因风险研究进展综述[J]. 曾忠平. 情报杂志. 2014(04)
[5]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认同动态发展研究:面子和身份的影响[J]. 蒋建武,赵珊. 管理学报. 2014(04)
[6]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反伦理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 马璐,杜明飞. 预测. 2014(02)
[7]用户参与对信息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多重中介方法[J]. 谢宗晓,林润辉,王兴起. 管理科学. 2013(03)
[8]工作场所的儒家传统价值观:理论、测量与效度检验[J]. 王庆娟,张金成.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4)
[9]国内信息安全研究发展脉络初探——基于1980-2010年CNKI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J]. 惠志斌. 图书情报工作. 2012(06)
[10]中国人的脸面观及其对消费者解读奢侈品广告的影响研究[J]. 施卓敏,范丽洁,叶锦锋. 南开管理评论. 2012(01)
硕士论文
[1]员工信息安全违规意愿的实证研究[D]. 李瀛.大连理工大学 2011
[2]企业信息安全策略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 常建轩.浙江大学 2007
[3]信息安全中内部威胁者行为倾向研究[D]. 翁勇南.北京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9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3589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