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
【摘要】:《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在装备制造业上,要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等整体水平,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从以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国家配套出台了诸多产业政策及措施推动了电梯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自主品牌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将加快国内电梯行业的资产整合进程,“优胜劣汰”,促进具有自主创新优势、规模优势、制造工艺优势、市场网络优势、安装维保体系健全的国内电梯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巨大的市场需求为电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也为电梯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在河南市场进行电梯项目的推广和销售。为了更好地贴近市场需要,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和竞争力,研究对企业现阶段在营销中存在的不足展开分析,为企业提供新的营销策略建议。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在河南市场从事电梯项目的推广和销售有着近10年的经验。随着河南市场内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出现,市场中也涌现了许多新的电梯销售企业,面对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企业如何更好的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如何更加贴近市场去展开销售,这些方面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公司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研究结合企业电梯销售项目实际,就河南市场的电梯经营状况展开分析,为企业提供新的营销策略和经营建议。研究将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结合企业实际来寻找企业在营销管理当中的不足,从而制定更贴近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建议,对于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而言,政府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商是目标市场上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且大批量购买者为长期合作的企业和政府关系客户。因此,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要调整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群体,以其它新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多细分市场,维护市场份额为辅助,以完全细分市场为发展计划的战略目标。在产品策略上努力提升公司知名度,提高销售产品的宽度和长度。将高、中、低端电梯产品分别建立不同的分支品牌,分支品牌运作区别化,从而提升品牌的专业度。在价格策略上落实价格贴近市场。通过客户自身需求、支付能力、对市场供给状况的认识、产品的安装、调试及跟踪服务来调整价格。在渠道上构建新型社群渠道,专心经营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这个电梯代理品牌。在未来的市场上,以河南市场为中心进行外围区域的辐射。创新促销形式,建议充分利用专业性杂志、增强宣传彩页投递的有效性、广泛使用网络和礼品推介手段。在服务上,建议建立规范的服务标准、及时响应客户的故障及疑问申报、建立电梯产品的全程、全方位服务体系。
【关键词】:泰菱 电梯 营销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F426.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3
- 一 研究背景11-12
- 二 研究意义12-13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一 研究思路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14-16
- 一 研究内容14
- 二 论文框架结构14-16
- 第二章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概况与营销环境16-28
- 第一节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概况16-17
- 第二节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的营销环境17-22
- 一 宏观环境17-19
- 二 行业环境19-22
- 第三节 公司SWOT分析22-28
- 一 优势分析23-24
- 二 劣势分析24-25
- 三 机会分析25-26
- 四 威胁分析26-28
- 第三章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的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8-36
- 第一节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的营销现状28-31
- 一 产品策略28-29
- 二 价格策略29-30
- 三 渠道策略30
- 四 促销策略30-31
- 第二节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营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1-36
- 一 企业品牌意识淡薄,产品组合宽度和深度不足31-33
- 二 产品定价不够灵活33-34
- 三 销售渠道过于单一34-35
- 四 促销形式缺少创新35-36
- 第四章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的完善36-43
- 第一节 加强公司的品牌意识、扩展产品组合的宽度和深度36-39
- 一 品牌策略36-37
- 二 扩展产品组合的宽度和深度37-39
- 第二节 引入更灵活的定价体系39-40
- 第三节 构建新型社群渠道40-41
- 第四节 创新促销形式41-43
- 第五章 河南泰菱电梯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43-49
- 第一节 大数据保障43-44
- 第二节 公共关系保障44-45
- 第三节 新媒体技术保障45-46
- 第四节 人才储备保障46-47
- 一 建立人才信息库46
- 二 建立岗位轮换机制46-47
- 三 建立内部培训机制47
- 第五节 资金保障47-4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49-51
- 第一节 研究结论49
- 第二节 展望49-51
- 参考文献51-53
- 个人简历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伟;;浅析电梯节能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02期
2 雷勇利;胡飞;;变频技术在双速电梯改造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年14期
3 郑祥盘;;关注老旧电梯 预防安全隐患[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3年09期
4 赵永慧;贾广葆;;住宅高层电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房地;2013年10期
5 徐大志;;关于电梯检验作业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4年08期
6 ;澳为伤残人制定电梯标准[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0年03期
7 刘楠;;普通电梯的消防功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07期
8 王乐勇;;绿色环保——电梯能源再生技术的研究[J];知识经济;2009年16期
9 张华军;张朝英;;浅析电梯电机控制的现状和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4期
10 苏永林;;浅谈物业设备管理中电梯节能案例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安丽;马鸿雁;李惠f;周渡海;刘维福;;电梯控制技术课程建设的实践与体会[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张勇;;电梯驱动系统发展过程简析[A];“绿色制造 质量管理”——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说芳;;非接触式医院电梯控制模式与界面开发[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刘向民;;电梯模拟仿真试验装置的设计[A];首届珠中江科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严惠;白瑞林;;基于MODBUS协议的电梯控制器中人机界面的RS485通讯[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红英;赵国材;张新权;;神经模糊PID电梯控制技术[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国军;徐立;孔庆鹏;计时鸣;;VVVF电梯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A];振动工程学报(工程应用专辑)[C];2001年
8 罗启平;;高职电梯运行与维护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PLC特殊功能模块在生产线和电梯控制上的应用[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娟;把握关键要素 优化电梯采购[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胡雅清;电梯巨头要扮“医生”[N];中国经营报;2009年
3 经晓萃;电梯发展呈现四大趋势[N];中国工业报;2004年
4 尤均 闫石;科区年产5000台电梯组装项目落户[N];通辽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笑侠;医院电梯能否医院电梯能否扩容?[N];宝鸡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宋绍彩;现状篇 自主品牌电梯三足鼎立格局渐显[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卢丹;问诊“带病”电梯[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李子晨;电梯可保障乘客乘梯安全[N];国际商报;2013年
9 秦北;充满“时尚”新元素[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郑建玲;世界电梯装上“中国脑”[N];中国质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剑;现代电梯交通系统客流分析与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2 唐海燕;电梯交通分析及电梯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立京;电梯综合测试系统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2年
4 杨祯山;电梯垂直交通系统的配置与优化调度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姚泽华;基于超级电容的电梯节能控制技术与能效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胡庆;高层电梯垂直运动的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7 包继虎;高速电梯提升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振动控制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黄招彬;永磁同步电梯曳引系统的性能优化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师棠;电梯能效测量仪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莉;基于复合网络结构的电梯监控与管理系统[D];重庆大学;2007年
3 周俊;电梯远程安全监测故障报警系统的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于艳杰;高速曳引电梯机械系统振动特性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解增昆;基于PLC技术的电梯教学实验实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6 崔雷;基于超级电容的电梯制动能量回收存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7 陈泽曦;基于3G网络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李书杰;基于机器视觉的电梯节能关键技术[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9 王德玉;基于物联网的电梯状态远程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单亚飞;电梯门机永磁同步驱动系统的软件开发[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6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36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