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公司并购与薪酬操纵——基于薪酬—绩效敏感性及粘性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制度环境、公司并购与薪酬操纵——基于薪酬—绩效敏感性及粘性的考察
【摘要】:基于2003~2013年沪、深两市A股14004个样本,从高管薪酬与绩效敏感性和粘性的视角,剖析高管在利用公司并购谋求私有收益时所采用的薪酬操纵策略。研究得出,中国高管薪酬与绩效敏感性和粘性主要体现于货币性薪酬与会计绩效上,而股权性薪酬和在职消费与会计绩效不存在关联性,说明中国上市公司以会计绩效作为业绩考核目标的股权激励计划并没有发挥预想的激励效果,但当实施了股权激励时高管总薪酬与市场绩效呈现较高敏感性;主并公司高管货币性薪酬与会计绩效的敏感性和粘性均高于未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说明主并公司高管为了增加私有收益会倾向于迎合现有高管薪酬业绩考核制度,采取提高货币性薪酬与会计绩效的敏感性和粘性的薪酬操纵策略,这从薪酬操纵的角度为公司并购中的高管自利动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司并购 薪酬操纵 敏感性 粘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02133、71372149、71372147)
【分类号】:F272.92;F271
【正文快照】: 米运生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2一、引言公司并购是现代公司金融炙手可热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研究领域。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行为,公司并购被视为企业实施战略或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有力手段。然而,Jensen and Ruback(1983)[1]开创性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雷;马林梅;;高管薪酬、监督力与控制权收益:限薪的后果[J];经济经纬;2011年04期
2 刘星;徐光伟;;政府管制、管理层权力与国企高管薪酬刚性[J];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3 徐细雄;;晋升与薪酬的治理效应:产权性质的影响[J];经济科学;2012年02期
4 赵纯祥;;论国企高管薪酬异化的解决对策[J];经济论坛;2010年12期
5 吴春雷;马林梅;;国企高管薪酬管制的有效性:一个理论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7期
6 陈冬华;梁上坤;蒋德权;;不同市场化进程下高管激励契约的成本与选择:货币薪酬与在职消费[J];会计研究;2010年11期
7 陈菊花;隋姗姗;王建将;;薪酬管制降低了经理人的激励效率吗?——基于迎合效应的薪酬结构模型分析[J];南方经济;2011年10期
8 何苦;苗們;;审计质量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年24期
9 逯东;林高;黄莉;杨丹;;“官员型”高管、公司业绩和非生产性支出——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2年06期
10 肖星;徐永新;陈诣辉;;市场化程度、股权结构与IPO时的无形资产剥离[J];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艳娇;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辽宁大学;2011年
2 吴瑞祥;资本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高文亮;国有企业薪酬管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夏雪花;企业薪酬分配效率、公平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黄良杰;国有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逯东;政府控制视角下的国企治理与公司价值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刘焕蕊;高管薪酬差距与企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吴先聪;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控制人的监督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徐光伟;政府管制下的国有企业高管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钱信松;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问题、效应及治理[D];苏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宏平;市场结构与政府管制的对称与动态均衡——关于中国电信业管制改革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2 陈信元 ,叶鹏飞 ,陈冬华;机会主义资产重组与刚性管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3 白重恩,杜颖娟,陶志刚,仝月婷;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J];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4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5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6 陈冬华;章铁生;李翔;;法律环境、政府管制与隐性契约[J];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7 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的民营化[J];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晓艳;我国电力产业管制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东平;如何设计出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J];当代经理人;2004年10期
2 武超;王之涛;;使用激励性薪酬 提高员工执行力[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04期
3 王红玫;杜红艳;;改制后企业职工薪酬计划设计探讨[J];中国商贸;2009年15期
4 余秀梅;;薪酬管理的变迁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5 张晓霞;;论经营者薪酬计划[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06期
6 刘玉波;李晓辉;;浅谈烟台万隆薪酬管理的问题及优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年04期
7 罗大伟,万迪f ;关于管理者薪酬的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8 李严锋;计算机薪酬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何燕珍;美国企业“整体型薪酬体”系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人才w,
本文编号:968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968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