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业汇票票据行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认真执法 规范票据行为——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颁布[J];投资理论与实践;1995年06期
2 丁培;规范票据行为 维护合法权益[J];商业会计;1999年08期
3 杨继;;我国《票据法》对票据行为无因性规定之得失——兼与欧洲立法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4 董建学;;关于完善我国票据越权代理制度的思考[J];大众商务;2009年18期
5 应新龙;;票据纠纷审理中的几个法律问题初探[J];法律适用;1993年03期
6 ;票据法知识讲座 第七讲 票据行为之四──保证[J];金融与经济;1996年08期
7 王艳梅;;票据行为性质的阐释[J];当代法学;2006年05期
8 吴京辉;;浅探票据行为的解释原则[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王肃元;;论票据伪造及其民事法律责任[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王平;;浅析票据行为的意思表示[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小能;郭瑜;;商法独立性初探——从票据法与海商法的角度[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2 李剑;;论信用是票据制度的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3 吴海燕;;票据伪造风险负担规则的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4 梁鹏;;票据法期后背书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5 吴京辉;;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修改我国《票据法》的新思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6 赵耀;;论票据背书的法律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董翠香;;票据法修正之基本思路[A];中国商法年刊(2008):金融法制的现代化[C];2008年
8 高健;;论空白票据法律制度[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9 姜开柱;;票据风险及其防范[A];2003年烟草会计学论文选[C];2003年
10 赵立成;;金融危机之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温娜;商业汇票电子化时代将来临[N];财会信报;2009年
2 记者 朱玲 张晨 通讯员 吴君;电子票据加速发展商业汇票市场面临洗牌[N];中国贸易报;2009年
3 田丽 戴剑威;央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4 CBN记者 谢少萍;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明上线 利率市场化冲击短期贷款[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5 杨丽华;全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成功上线[N];国际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傅春荣;农信银电子商业汇票正式接入央行系统[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7 中信银行上海分行 邱晓彤 赵慈拉;电子商业汇票有望成公开市场操作新工具[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记者 孙思磊;农信银系统首张电子商业汇票签出[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9 李雪莹;中国电财开出首张电子商业汇票[N];国家电网报;2010年
10 山林;加快电子商业汇票推广须多措并举[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海洋;票据行为无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金锦花;票据上意思表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潘新民;中部地区分行级商业银行核心风险防控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高振勇;票据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董惠江;票据抗辩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叶永禄;票据诉讼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卓;德国票据无因性理论流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孙妍;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董翠香;票据背书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曾涛;中国票据市场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昊博;电子商业汇票票据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2 侯威;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吉林大学;2010年
3 孔震;建立无因票据行为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张剑波;论我国《票据法》票据行为的无因性[D];复旦大学;2010年
5 袁飞;票据行为形式要件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花秀骏;流通票据遗失后的法律救济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靖;论票据行为的无因性[D];湖南大学;2004年
8 侯德力;票据法保护利益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柯春欣;跟单信用证下汇票法律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张玖利;票据表见代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3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673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