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中心城区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研究
【图文】:
恢复到凭借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供求关系的状态。.4 住宅过滤模型与梯度消费理论.4.1 住宅过滤模型住宅过滤模型描述了不同住宅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关联作用,以及住宅从一种用一种用途的过程。首先假定:(1)三种收入群体(即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有不同层次的需求;(2)经济状况的改变导致人们对住房要求的改变,并且呈正(3)在住房升级换代中,总是会过滤出落后但仍能满足居住需求的换代产品;(4)产足较低收入层次住房需求,形成市场过滤型供给。
假设最初住房市场呈现出图 1 所示状况,即低等级住房供应数量 QL 不足,当政府取实物配租模式后,即政府直接拨款建设廉租房,而这种行为属于独立于住房市场之外非市场行为,该模式的实施使得低等级住房市场的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由DL下降为DL需求减少部分正是廉租房申请家庭数量,租金水平相应地也从 RL 下降为 RL*,因此大开发商从低等级住宅市场撤出,住房供应数量由 QL 下降为 QL*。中等住房市场由此产生联动效应。本来中等级住房由于老化折旧等原因,租金水平断下降,当下降到接近低等级住房正常市场租金水平 RL 时过滤到低等级市场中,由低入阶层继续使用。可是低等级住房租金也下降到了 RL*,也就是说那些应该过滤到低等住房市场的中等级住房的租金价格比 RL*高,因此这部分中等级住房无法正常过滤到低级住房市场,相当于中等级住房供应量加大了,供应曲线由 M 右移为 M*。而中等收入层由于无人接手自己的旧房,也就无法收回资金,购房能力减弱,需求曲线由 DM 下降DM*,导致租金水平由 RM 下降为 RM*,因此开发商同样也不再愿意开发中等级住房了同理,高等级住房市场中的租金水平也因中等级市场租金的下降而下降,最终也导致高级住房建设受阻。2)租金补贴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住房保障司2010年工作思路[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08期
2 陈杰;;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融资:回顾与展望[J];现代城市研究;2010年09期
3 ;齐骥在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建管并重 全面提高住房保障工作水平[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4期
4 李忠林;李迅;;浅议利用外汇储备设立国家住房保障投资公司[J];中国金融;2010年02期
5 ;住房保障:政府责无旁贷[J];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36期
6 ;齐骥在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建管并重 全面提高住房保障工作水平[J];城市规划通讯;2010年15期
7 刘大正;;青岛:保障性住房将网上监控[J];东北之窗;2008年07期
8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落实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住房保障目标任务的意见[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7期
9 孙仲;;保障房建设上,政府应牵着开发商鼻子走[J];观察与思考;2010年07期
10 钱瑛瑛;张思;;低碳城市发展理念下的上海住房保障发展策略[J];中国房地产;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新;肖楠;张皓;;北京市住房保障监测体系建设与评价[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韩桂兰;;进一步完善东北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冯雨峰;黄扬飞;;基于保障模式和购房能力的公租房需求量预测——以浙江省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黄艺红;周玉梅;;“住有所居”何以可能——吉林省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体系构建[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剑飞;康飞;;浅谈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以日本为例[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翔;武凤文;邓云康;;基于生态城市理论分析的保障性住房公共空间设计研究[A];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海春;蒋伶;;南京保障性住房布局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海春;蒋伶;;南京保障性住房体系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于晓影;吕学昌;陈磊;陈翠;;土地紧缺背景下保障性住房可持续供应研究——以济南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郑晓华;陈乃栋;许丹艳;;制度约束与行动框架——谈我国城市保障性住房的规划选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木子;约谈和问责:住建部剑指保障房操作违规[N];证券日报;2011年
2 韶关日报记者 李方静 通讯员 章程;今年完成13036户任务[N];韶关日报;2011年
3 记者 练情情;政府卖地收入5%用于建保障房[N];广州日报;2011年
4 记者 李舒瑜;骗购最高罚20万 终身不得再申请[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晓红 见习记者 唐智奇;今年确定保障房项目15个[N];珠海特区报;2011年
6 记者赖伟行 通讯员余洋 穗房宣;今年筹集8.5万套保障房[N];广州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晓薇 彭琰 实习生 屈宏伟;骗租不终身处罚 骗购要终身禁购[N];深圳商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杨刚;保障房 让更多人住有所居[N];遵义日报;2011年
9 新华社记者 张涛 徐岳;天津破解保障房建设的投融资困局[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黄莲;保障房冲关“命门”[N];经济观察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建平;中国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涛;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规模动态仿真及其优化配置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李允;中国大都市保障性住房政策实施的困境与出路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周卫嘉;网络关系、保障性住房政策对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许雷;区域性中心城市保障性住房投资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洪侠;城镇基本住房保障体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7 徐东辉;中国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朱婷;住房公积金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焦怡雪;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年
10 董昕;中国房地产业的公共投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敏;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茜;外来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钰;风险社会下城市“夹心层”群体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雅迪;城市房屋拆迁中的住房保障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沙凯;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瑞雪;大连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贾卫卫;完善山西省城镇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刘然;基于西安小气候特点的保障性住房节能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辛鹏程;广州市“夹心层”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及对策建议[D];暨南大学;2011年
10 苏开成;县级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中的职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10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2710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