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网络借贷平台道德风险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8 23:10
  在手工统计平台投资者评价基础上,以478家网贷平台成交量为观测值,检验声誉对网贷平台道德风险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网贷平台声誉可以起到对网贷平台行为选择的约束作用,并且通过对网贷平台部分基本面信息的中介效应,发挥对网贷平台的治理作用。以平台CEO学历和加入互联网金融协会为工具变量进一步检验,以上结论仍成立。基于此,应加强网络借贷平台道德风险治理,需为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提供制度环境,同时发挥第三方组织的治理作用。 

【文章来源】: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网贷平台的道德风险与声誉治理模型
    (一) 网贷平台的道德风险及其约束机制
    (二) 声誉对网贷平台道德风险治理的博弈分析
        1. 声誉治理模型的假设。
        2. 网贷平台声誉成本与平台成交量。
        3. 声誉治理效果:
        4. 网络为声誉惩罚机制的实施提供信息机制。
    (三) 平台声誉治理的中介传导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择和指标构建
        1. 衡量平台成交量的指标——平台累计成交量 (Volume) 。
        2. 主要解释变量——网贷平台的声誉 (Reputation) 。
        3. 其他解释变量——网贷平台的基本面信息。
        4. 控制变量。
    (二) 模型的建立
    (三)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分析。
        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 检验网贷平台声誉治理作用
        1. 平台声誉治理作用的检验。
        2. 平台声誉对基本面信息的中介传导作用。
    (二) 进一步的证据和稳健性检验
        1. 工具变量。
        2. 稳健性检验。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农户网络借贷信任危机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 陈熹.  企业经济. 2018(11)
[2]产品侵权下的法律制度与声誉成本权衡——一个微观模型补充[J]. 史晋川,汪晓辉,吴晓露.  经济研究. 2015(09)
[3]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P2P网络借贷的证据[J]. 廖理,李梦然,王正位.  经济研究. 2014(07)
[4]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学报. 2014(05)
[5]集体声誉、可置信承诺与契约执行——以网上拍卖中的卖家商盟为例[J]. 吴德胜,李维安.  经济研究. 2009(06)
[6]两阶段基于信号博弈的声誉模型[J]. 肖条军,盛昭瀚.  管理科学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071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3071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3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