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总第7期)》2003年

发布时间:2016-08-29 12:11

  本文关键词: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的政治经济分析——来自新加坡、智利、瑞典和拉脱维亚的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3期(总第7期)》2003年

集体决策中的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关于中国农地制度的案例研究

姚洋  

【摘要】:本文以中国农村为背景,试图发展一种可以检验集体决策过程是理性模型还是政治模型的方法。这一检验的新颖之处在于,它将集体决策与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相联系。本文为两个模型推导出了不相容的假说,并用中国83个村庄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均未被拒绝,但在更高级的检验中,政治模型略胜一筹。这表明中国农村的真实决策过程可能是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的混合体。

【作者单位】:
【分类号】:F321.1;F224
【正文快照】:

长期以来,集体决策的效率问题一直是公共选择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经验研究通常检验两个相对立的模型,在此我们称之为“理性模型”和“政治模型”。在第一个模型中,集体决策体被描述为通过追求集体福利最大化而获得经济效率;在第二个模型中,个体从自己的偏好出发,通过一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修远;;泛政治化背景下的家族秩序续建——以苏北乐安堂孙氏两次修谱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苟天来;左停;;农村社会关系研究述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淑娜;姚洋;;基层民主和村庄治理——来自8省48村的证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王洪丽,桂梁;民间法:一种法的社会学视角[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丰雷;蒋妍;叶剑平;朱可亮;;中国农村土地调整制度变迁中的农户态度——基于1999~2010年17省份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3年07期

6 郭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乡村治理研究[J];农村经济;2008年06期

7 孙圣民;;中国农业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理论学刊;2013年05期

8 郭林;邓海骏;;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的政治经济分析——来自新加坡、智利、瑞典和拉脱维亚的经验[J];经济学家;2013年08期

9 印红;;加强虎保护 中国在行动[J];绿色中国;2010年05期

10 李清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基于农业地租市场化视角的文献综述[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山云;邱青青;;基于经济“三阶段两级增长模型”的土地制度设计初探[A];第三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杨雷;姚洋;;“石器时代”的规则[A];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3期(总第3期)[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跨体制下的身份诉求与结构化形塑[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巴志鹏;土地家庭承包制下的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董磊明;乡村社会巨变中的纠纷调解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群;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陶格斯;多重力量作用下的乡村日常生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马骏;我国当前农村村庄重构过程中的利益分割与延续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王威;中国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评价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汪远忠;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利益建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10 吴明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海霞;近代山东地方志之《列女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卢健松;变迁中的乡村生活[D];湖南大学;2002年

3 张桂芳;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民民主意识[D];河海大学;2005年

4 米莉;村落视野中的国家权力与地方传统[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苟天来;村落邻里关系构成与分布的网络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魏峰;农村教育民主与公民培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贾发生;当前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演进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8 胡家琪;宗族形态再构的动力学透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捷;社会结构因素影响下乡村聚落形态初探[D];天津大学;2008年

10 林双凤;“蒲公英式生长”的宗族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铎;协商一致是集体决策的成果[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3期

2 杨志武;钟甫宁;;农户种植业决策中的外部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1期

3 卢盛忠;;管理心理学中集体决策的几个问题[J];外国心理学;1984年04期

4 马子麟;三种交互式多目标规划技术的对比评价是集体决策的支持手段[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10期

5 李武,席酉民,成思危;群体决策过程组织研究述评[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6 何晴;;通用性指标偏好及其实验研究——平衡计分卡在多部门企业中的应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7 刘志远;刘青;;集体决策能抑制恶性增资吗——一个基于前景理论的实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4期

8 李斌;神经网络在集体决策过程中进行多准则模拟时的应用[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4期

9 洪波;组织决策方式的心理分析[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易小迪;为将之道 胜败根本——来自万通企业集团的思考[J];领导文萃;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艳;唐火庆;;论农地制度的突破——“四荒”拍卖制[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2 郭亮;;从村社本位到个人本位:农地制度的实践演变——以湖北罗村为例[A];2009年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盛维勇;;关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细化、延伸及督察[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殷杰;卢晓;;日本农地制度及其借鉴意义[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盛维勇;;关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细化、延伸及督察[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6 张笑寒;;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林翊;林卿;;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保护农民土地权益[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海燕;张汉江;;和谐语境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构——从小产权房谈起[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马小勇;杨建平;赵宏飞;;陕西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发展迟缓的经济学解释[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6-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10 杨瑞珍;陈印军;郭淑敏;;中国耕地资源流失的深层原因及对策[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组;[N];中国人事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英华;[N];检察日报;2010年

3 通讯员 吴淑伟;[N];丽水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影;[N];成都日报;2010年

5 丁永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刘根云 李小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7 朱少华;[N];检察日报;2007年

8 洪梅芬;[N];解放日报;2007年

9 子 旋;[N];民营经济报;2005年

10 李红梅 费昌明;[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文华;多视角下的中国农地制度[D];浙江大学;2004年

2 俞海;农地制度及改革对土壤质量演变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3 徐旭;沿海发达地区农地制度实证研究与思考[D];浙江大学;2002年

4 刘凤芹;农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吕之望;产权的保护和实施[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唐文静;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龚春霞;公共品供给和农地制度的选择[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钟儒刚;关于中国农业工业化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林翊;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武伟;我国农地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易萍;建国后我国农地制度变革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张兵;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1年

4 颜信顺;建国以来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及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5 周芸;新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6 郑佳佳;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建坪;城市化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8 常健;我国古代农地所有权制度嬗变及其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9 华兴顺;中国农地制度创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10 肖利平;中国农地制度变革及其绩效分析[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嬗变的政治经济分析——来自新加坡、智利、瑞典和拉脱维亚的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4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04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