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江瑞平:中日韩合作中的经济互利与政治互信问题

发布时间:2016-09-01 10:15

  本文关键词:中日韩合作中的经济互利与政治互信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与实践 > 国际关系 大国关系 > 文章

江瑞平:中日韩合作中的经济互利与政治互信问题

作者: 江瑞平,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发布日期:2015-05-26

  • 字号
  • 背景
  • 中日韩互为最重要的经济伙伴,经济互利构成三方合作的坚实基础。其主要表现,一是三方贸易快速增长、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二是相互投资不断扩大、产业布局高度关联,三是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合作机制日臻完善。由于中日、日韩“岛争”导致政治关系与安全冲突日趋恶化,政治互信日趋薄弱或政治对立日趋严重,成为三方合作的主要障碍。经济互利基础坚实而政治对立日趋严重,是当前中日韩合作面临的“二元悖论”。努力走出政治对立与经济互利的恶性循环,,实现经济互利与政治互信的良性互动,成为摆在中日韩三国面前重大且迫切的问题。中方应采取有力措施,首先实现国家权益与地区责任、区域架构与对美关系、三方合作与双边关系、周边布局与对日外交的良性互动。

    北部周边的相对稳定,在目前中国周边安全格局中占据突出重要地位。且中国的北部邻国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中国经济具有显著互补性。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国与中亚(含俄罗斯)的政治安全关系稳定发展,但经济关系却相对滞后。为弥补中国对中亚外交中的经济“短板”,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简称“一带”)的设想,并将其视为发展对中亚外交的重中之重。中国北部邻国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也将是“一带”建设的最直接和最大受益方,从而具有与中国共同建设“一带”的强烈愿望。可以预见,伴随“一带”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对中亚外交将发展到全新阶段和更高水平。作为“点穴”式外交的第二站,习近平主席选择蒙古国进行访问,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战略意图。

    3.以“对俄”平衡对日外交

    俄罗斯是中国周边最重要的国家,也是我国数对战略伙伴关系中最扎实的一对。加强对俄外交,也会从多层面平衡对日关系:(1)加强对俄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美国加速重返亚太对周边造成的压力,从而有利于改善我对日关系的大环境;(2)“岛争”是中俄在对日关系上面临的共同问题,对俄协调得当,有助于加大我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运作空间;(3)中俄在维护二战成果层面,有着坚实的共同立场,加强对俄协调,有助于阻止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的倒行逆施;(4)加强对俄经济合作,尤其是能源合作,可使我在中日对俄能源竞争中赢得主动。

    来源:《日本学刊》,2014年第6

     

    (编辑:朝阳)

    文章推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03855号-1


      本文关键词:中日韩合作中的经济互利与政治互信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7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07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c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