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发布时间:2016-10-10 01:12

  本文关键词: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 15 卷第 6 期 2009 年 12 月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

Vol.15 No6 Dec 2009

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朱义明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0)
摘要:黄老思想

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近二 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之辉煌。黄老思想淡出西汉社会政治舞台的深层次原因,是与中国 大一统中央集权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特性密切相关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存在着许多源自于黄老思 想本源的难以调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寻求的政治与经济解决途径有着很大的分 歧与距离,正是因为这些根本性的原因注定了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的暂时性和阶段性。 关键词: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大一统;中央集权;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0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9)06?0790?05

黄老思想盛于西汉之初,但很快又在汉武帝时期 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归于消沉,并在此后 的近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期间基本上没有再现西汉初年 之辉煌。黄老思想何以在中国的封建统治思想历史上 只是昙花一现?造成黄老思想阶段性现象的深层次原 因是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汉武帝个人的思想偏好而 导致没落吗?在此,我们拟从政治经济的视角来进行 系统的梳理和剖析,试图来解答这些句题。

作为国家的政治思想的基础,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几 个方面: (一) “休养生息”成为社会头等政治问题 在先后经历了春秋战国、秦王朝苛政以及西汉代 秦的连年战争之后,整个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劳 动阶层迫切需要休养生息,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 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 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 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
[1](489)

一、西汉初期黄老思想成为 统治思想的原因
秦王朝严刑峻法以及之后的迅速覆灭,引起了汉 朝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 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以何种学说作为西汉政权的统 治思想?对于这一问题应该说刘邦在一开始并没有明 确的认识。于是同样缺乏对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统治 经验的汉王朝则采取开放的政策, “求亡书于天下” , 礼聘秦博士和邹鲁儒生等学者,以探讨一种适合大一 统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思想理论,这反映了汉初统治 集团在选择、确定新的统治思想方面,进行积极摸索 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反映了当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经 济与政治情况,,对于统治阶级也好,对于各政治思想 流派也好, 都还缺乏充分的准备与深刻地认知。 不过, 现实政治最终要选择一种政治思想或者意识形态作为 其治国的理论依据,西汉初年之所以选择了黄老道家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经济确实已经到了极端凋

敝的状况。如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使社会尽快从 战乱的影响中走出来,是刚刚诞生的西汉政权必须要 解决的头等政治问题,而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的 政治理论很好地契合了西汉初年的社会政治现实。同 时,汉初政治无力和民不聊生的惨淡局面,使社会又 退回到了那种不同领域未加分化的原生性形态之中, 这便为主张“清静无为”思想的黄老之学提供了最大 的生存空间。这种功能混溶、领域不分的原生性社会 形态,既是黄老之学存在的根基,亦是黄老之学所要 达到的最高理想社会, 《老子》 即 中所描述的那种 “小 国寡民”的社会理想[2]。从效果上来看,从汉高祖到 窦太后参政的汉武帝初年,一直把“无为而治”的黄 老思想作为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 采取了 “约法有禁, 轻 田 租, 什五 而 税一 ,量 力 禄, 度官 用 ,以 赋于 民”[1](489)等一系列与民休息、强本节用的政策,为生 产劳动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出现了“文

收稿日期:2009?08?11 作者简介:朱义明(1975-),男,湖南邵阳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经济史,经济哲学.

第6期

朱义明: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791

景之治”的社会繁荣, 《史记》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 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 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 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 不可食”
[3](841)

地将自然无为之道与治世之道通过“法”结合起来, 此后《吕氏春秋》《新语》等著作在吸收了儒、阴阳、 、 墨、名、法诸家思想的长处进一步把黄老思想进行了 世俗化的发展与丰富,最终到《淮南子》将黄老思想 集大成。应该说,原始的道家思想通过发展与演进而 来的黄老思想是其能够成为适应西汉初期社会现实政 治的重要因素。金春峰先生在其的《汉代思想史》中 这样描述道: “历史的经验表明, 法家思想仍然是这段 时期适合社会需要的政治指导思想。儒家式的崇尚仁 恩,宗法情谊,妇人心肠,不仅不适合于战争时期的 形势,也不适合战后建立社会秩序,奠定统治基础, 削平反抗的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需要。因此 汉代统治者采用外具宽容、清净而内行严厉法治的黄 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是很自然的。 [5] ”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多种原因 的综合作用,最为重要的是黄老思想在西汉初年这一 特定的历史时期契合了西汉政府集团“休养生息”这 一首要的政治目的,从而成为西汉政府集团的统治思 想。然而,当“休养生息” 、恢复社会经济的政治目的 逐步达到,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所带 来的负面作用也日益显现。

,历史史实上的西汉文景之时是否真的

如司马迁所说无法考证,多少存在着溢美之词,但可 以肯定的是整个西汉社会确实得到了极大的恢复,社 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黄 老思想对于解决西汉早期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 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 核心统治团队多好黄老之学 刘邦的主要谋臣之一陈平就好黄老之学, 《汉 书·陈平传》中记载“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 帝、老子之术” ,而陈平自己则说“我多阴谋,是道家
[3](841) 之所禁” 。 汉初的重要思想家陆贾也在 《新语· 无

为》中说到“夫道莫大于无为……昔虞舜治天下,弹 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 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周公制作礼乐,郊天地,望 山川,师旅不设,刑格法悬,而四海之内奉供来臻, 越裳之君重泽来朝。故无为也乃无不为也”
[4](11)

。此

外,张良、曹参也都崇尚黄老之学,即便是萧何在天 下平定后也趋向 “清静无为” 由于这些朝廷重臣都好 。 黄老之学, 则这一思想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皇帝的刘邦, 应该说在当时来说黄老思想已经被统治阶层的核心团 队所接受。马上得天下的刘邦建国后接受了具有黄老 思想的陆贾的建议,实施了治国方略,在陆贾《新语》 中贯穿了很多黄老思想的治国理念,其中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无为》篇,王利器先生评价为“大倡清静无 为之治。其精义所在,就是要求:人君在上而无为, 百官在下而有为,……垂拱无为而天下治矣”
[4](11)

二、西汉推行黄老思想导致的 社会问题
西汉从汉高祖到武帝初年的大约七十年的时间, 基本上是以黄老思想作为政府集团的指导思想进行统 治的,一方面通过黄老思想的确使得“休养生息”的 政治目标基本得到实现,但另一方面黄老思想的推行 也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大致总结有如下几个 方面。 (一) 百家争鸣局面再起 自西汉推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以来,使得 先秦百家争鸣的局面再度兴起,不过这个时期的各种 思想都与现实政治紧密相关,陆贾、贾谊、淮南王刘 安等人的著作都是为解决现实政治问题而作,同时又 将各种思想兼容并蓄,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与西汉推行 黄老无为政治有关,又与当时如何有效治理中央集权 大国的现实政治课题有关。但客观地说,黄老无为而 治的政治理念无法对社会中产生的各种思想进行有效 的约束与控制,而多元的思想格局对于大一统中央集 权政府治理来说显然是不利的,正如董仲舒所言“春 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 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 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 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此外,也应该注意到汉高祖刘邦“不好儒”也应该起 到一定的影响, 《史记· 郦生陆贾传》 有刘邦 “不好儒” 的记载: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 冠 , 溲溺 其中 , 与人 言, 常 大骂 ,未 可 以儒 生说 也。 [3](841) ” (三) 道家思想自身的发展演变 从春秋战国到秦朝兴灭再到西汉建国,在这个中 国历史的大震荡时期,各种思想也都不断地进行着自 我修正与兼容并蓄,源自于道家思想的黄老思想在继 续坚持其理论本源的“道”的基础上,逐渐抛离了某 些虚幻缥缈的理论元素,开始与现实政治结合,迈向 了世俗化的进程,黄老思想着重发展了原始道家中救 世治弊的思想理论,在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从自然无为的天道中推演出治国救世之道。 其中 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老学派的代表作《黄 老帛书》 ,这一著作中突出了“道生法”的思想,成功

792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15 卷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489) 。 (二) 中央集权统治模式受到影响 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的是 “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的政策,就使得君主与臣下、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变得 日益尖锐,构成了对中央集权统治模式的严重威胁。 主要表现在: (1) 汉初丞相的权力很大。丞相有独立的办事机 构,总理中央行政事务,而且还有任免 400 石以下官 吏的权力, 对于 600 石到 2000 石高级官吏的任用, 丞 相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以至于汉武帝初年,丞相田吩 无视武帝的权威, “荐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权移主上” [1](489) 。 (2) 诸侯王实力膨胀。汉初中央把相当部分的权 力授予各同姓和异姓诸侯王,当时的诸侯王不仅封地 大而且有较大的独立性, 随着政治、 经济实力的增强, 诸侯王日益膨胀, “官制百官同制京师” 甚至 他们 , “不 用汉法” “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严重地影响到了中 央集权的统治以及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至于出现了文 帝时期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的叛乱,景帝时期 的吴楚七国之乱,武帝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 赐图谋与中央分庭抗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在 一定程度上也是与汉初实行黄老无为而治政治思想有 关的消极后果。 (3) 地方郡县以及豪强权力很大。西汉初年郡县 的管理者在地方财政方面权力很大,郡守在财政方面 全权负责本郡的收入与支出, 有征收赋税、 征发劳役、 调拨物质、考核县令、进行手工业监督等权力。郡守 几乎重于当时的诸侯,在自己的郡中拥有相对独立的 行政、财政权,中央对郡守的控制较松,这对中央直 接管理是不利的。同时,一些地方豪强实力也迅速增 强,并与当地官吏勾结在一起, “武断于乡曲” 《汉 。 书·平准书》中记载“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 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 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 衰,固其变也”[3](841)。 (三) 豪强集团财富集中,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西汉社会在黄老思想“无为而治”的指导下,既 不控制盐铁等重要商业资源,也尽量不去影响社会的 生产流通,这样就使得豪强集团的财富迅速增加,土 地兼并日益严重,例如西汉第一任丞相萧何就强买民 田为子孙置业,地方豪强也巧取豪夺兼并土地,使农 业家庭大量破产, 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史记· 《 货 殖列传》记载“若至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 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3](841) 。 (四) 吏治败坏 由于奉行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对吏治的管理也

受到“无为”的影响,致使吏治败坏。汉初奉行“议 论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1](489),曹参为相时“见 人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3](841),在加之皇帝、丞相 奉行无为,不宜太多过问政事,致使各级官吏大多消 极苟安、渎职怠工,官场上贪污受贿盛行, “张武等受 贿金钱” 汉文帝知道了也不予处罚, , 这样就出现了贾 谊《新书·时变》中所说到的“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 居官敢行奸而富为贤吏”[6](97)的怪现象。 《汉书·文帝 纪》中这样记载“朕亲率天下农,十年于今,而野不 加辟,岁一不登,民有饥色,是从事焉尚寡,而吏未 加务。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 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可见当时官吏的执行力是非 , 常有限的, 针对郡县官吏不认真执行其举孝悌、 力田、 三老、廉吏之诏,文帝也直接提出过批评“今万家之 县云无应令, 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1](489)。 (五) 社会秩序混乱 黄老倡导无为,使得西汉社会秩序变得混乱,缺 乏制度与礼仪, 社会等级不清, 社会风气也日渐败坏。 贾谊在《新书·瑰玮》中描述说“世以俗侈相耀,人 慕其所不如,悚迫于俗愿,其所未至,以相竞高,而 上非有制度也。今虽刑余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 拟天子”[6](97),另在《新书·俗激》中又描述道“今 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仪,捐廉耻,日甚, 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6](97)。 (六) 匈奴扰边问题 西汉王朝自建立以来就始终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 和侵犯, 一方面由于西汉初年的经济与军事力量有限, 再加之于诸侯王地方势力的斗争,无法调动大规模的 军队与之对抗;另一方面也由于黄老“无为而治”的 思想指导,汉初的各代皇帝基本都采取对匈奴的妥协 政策,用和亲、开放关市和两族首领结盟的方式来缓 和匈奴问题。而这种方式并不能改变匈奴贵族的掠夺 野心,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助长了匈奴更大的贪欲, 汉初的匈奴政策基本上都是在西汉政府委曲求全的条 件下进行的,使得西汉王朝统治者处于极端屈辱的地 位。虽然与匈奴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并非某个 意识形态可以解决,但是黄老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指导方向,的确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匈奴的侵扰 也更为严重。

三、黄老思想最终失去统治思想地位 的深层次剖析
黄老思想作为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由盛而衰仅 仅七十余年的时间,可谓短暂。那么何以黄老之学就 如此地最终让位于他学(儒学)而失去统治地位了呢? 学界有不少学者,往往简单地将这一转变归结在:汉

第6期

朱义明: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

793

武帝时期,西汉已经强盛,武帝要变“无为政治”为 “有为政治” ,以抗击匈奴。这个理由显然是单薄的, 如果仅仅因为武帝的个性使然或者匈奴问题的原因而 改变国家统治思想,那么汉武帝百年之后黄老思想依 然无法复兴就难以合理解释了。当然,也有学者罗列 了汉初实施黄老政治所显现出来的诸多弊端,归结这 些弊端源自于 “黄老之学” 自身无法解决的理论问题, 并最终导致了黄老思想的衰落,应该说这一解释原则 上是具有合理性的,但似乎仍没有将问题诠释清楚。 在笔者看来,黄老思想最终失去其统治思想地位是与 中国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特性密 切相关的,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具体说来, 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 无法平衡政府集团与豪强集团之间的不平 衡 在相对封闭的农业经济的西汉社会中, 政府集团、 豪强集团和劳动阶层是主要的社会利益集团,由于社 会财富流动的不均衡,以及通过土地兼并、盐铁资源 和权力对价等途径,社会财富有向豪强集团流动的最 终特性,再加之政治统治的需要,致使各利益集团之 间存在着相互的矛盾,而他们之间彼此的矛盾也就成 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因此而带来了诸多的不平衡。 作为政府集团来说, 在这样一个社会政治经济体系下, 其统治的最终政治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地使社会相对 “平衡” ,而黄老思想在这样一种平衡的政治需求下, 显然表现出了其理论本身以及政治实践中的明显的不 足。黄老之学承老子之意,认为宇宙之本体为“道” , 《淮南子》 “夫道有形者皆生焉” 人为有形之体, 中有 , 亦即道之所在, “身者道之所托,身得则道得矣” ,欲 身之得,就要行“无为” ,这样才能合于道德, “率性 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7],这些都说明黄老 之学秉承了道家以自然为本、 无为的思维源头。 《黄 在 老帛书》这一标志性著作中突出了道生法的思想,而 这里所崇尚的法,它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和 普遍原则而不是某一政治力量的意志, “道生法” 的实 质是自然与社会的同构合一,是自然决定社会,因而 治理社会的最高原则就是因顺自然之道。正是基于这 样的黄老政治理念,西汉政府集团在建朝之后基本采 取放任社会经济发展,尽可能地少干预、少管理的治 理方式,而在西汉农业经济社会中土地兼并几乎是社 会常态,社会财富最终会大量流向豪强集团,反过来 又加速土地兼并,黄老的无为政治在根本上就是放任 农业社会的财富集中,放任豪强集团的迅速膨胀,这 样就必然导致诸侯王、豪强集团的财富膨胀与西汉现 实存在的大量的土地兼并,并由此挤压劳动阶层的利 益,造成大量的流民,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事实上, 如果继续按照黄老的无为政治理念行进,很快西汉社

会土地兼并就会达到难以容忍的程度,则必然会带来 系统性的社会问题,乃至改朝换代,黄老思想非但不 能减缓这一社会财富向豪强集团的流动趋势,反而有 助长这一趋势的作用,很显然这是黄老无为理论所表 现出来的明显缺陷。 (二) 难以平衡政府集团和劳动阶层的不平衡 既然黄老政治思想无法减缓社会财富流动的根本 趋势,甚至有加速这一趋势行进的可能,在一个经济 总量相对有限的农业经济社会中,就必然意味着劳动 阶层遭受更大的剥削与侵害。西汉文帝时期,晁错在 《论贵粟疏》中谈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 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 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 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 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 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 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 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 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 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 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 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 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 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1](489) 。应该说,晁错的这段文字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文 帝时期劳动阶层的现状,而且也将豪强集团与劳动阶 层财富转移关系充分地显现了出来,在这样一种情况 下,要求黄老统治思想在现实中平衡这样的社会现状 的确存在很大的困难。然而在精神层面的平衡我们发 现,对于黄老之学来说也是缺乏的,黄老之学虽然以 道为本体,将仁义礼法结合在了一起,也倡导“仁义” 和 “道德”更大程度地实现了道家与百家之学的融合, , 但是其所阐述的“仁义”和“道德”决然不同于儒家 思想,黄老著作之一的《文子·上仁》中记载“古之 为道者,深行之,谓之道德;浅行之,谓之仁义;薄 行之,谓之礼义。此六者,国之刚维也。深行之,厚 得福;浅行之,薄得福;尽行之,天下服” ,基于西汉 建国的社会现实,在继承《文子》对于仁义阐述的基 础上,汉初黄老思想对于“仁义”的理解更倾向于行 仁义就是要实行无为政治。这种思想的指导方针显然 也是消极的,劳动阶层难以对现实状况得到合理的解 释,无法从根本上实现精神上的平衡,这样就很容易 导致社会混乱与动荡。 (三) 无法满足中央集权统治模式的需要 自秦朝正式确立的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模式之后, 汉承秦制,西汉帝国也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了大一统 中央集权统治模式的国家,这一模式由于要求国家权

794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15 卷

力高度集中于皇权,就要求社会的制度、权力、思想、 秩序都要高度统一。 但是汉初以来奉行的 “无为而治” 的黄老思想显然无法满足这一统治模式的需求: (1) 思想本源上并不强调集权。黄老道家的思想 更强调主无为而臣有为,应该充分发挥臣的作用,认 为君主应该“尚宽舒以苞身,行中和以统远”[4](11), 这在实际效果上削弱了中央的统治权威,客观上造成 了丞相专权以及诸侯分立。 (2) 无法树立至高无上的君权。君主专制的中央 集权统治模式,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是其发展的必 然结果,而黄老道家思想认为“君者也,外虚素服而 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 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 所以执也”[8]。显然,对于君主的这样一个界定很难 成为君权至高无上的理论支点。 (3) 缺乏有效的政治手段和制度建构加强中央集 权。黄老道家是哲学思想和治国之术的直接结合,更 注重治国的思想理念,而缺乏制度的建构,因此在如 何采取具体的措施来维护中央和地方的一致性方面, 缺乏现实的政策措施。于是,黄老道家的治国理念对 于中央集权的发展是存在着不协调的,君主权威应该 建立在国家制度和国家结构的层面上,而不仅仅是停 留在治国理念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上。 (四) 黄老思想缺乏文化建设,这对于社会政治文 明来说也是必须的 黄老思想作为西汉前期的官方哲学,其缺乏文化 建设的特质也在根本上影响了其于社会政治领域的进 一步发展的可能。我们知道,对于社会政治文明来说 必要的文化建设是其内在所必需的,也是维系社会秩 序与稳定的有效手段。而黄老道家中“清静无为”的

思想内核,使其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并没有系统化的文 化建设内容,或者说系统性的文化建设是与黄老道家 最核心的理论相冲突的,任何性质的禁锢都是与“无 为”的理念相冲突的,这样在黄老思想的指导下,社 会秩序出现混乱与无序,与其缺乏系统的文化建设是 分不开的。 由于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特别是作为一 个大一统的农业经济社会的统治思想,存在着许多源 自于其思想本源的难以调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大 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所寻求的政治解决途径有着 很大的距离,从而注定了黄老道家作为一种统治思想 的暂时性和阶段性。当西汉社会的“休养生息”的阶 段性政治目的达到之后,黄老道家退出统治思想的位 置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这便有了后来以董仲舒为代 表的西汉儒家思想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许嘉璐, 安平秋. 二十四史全译·汉书[M]. 上海: 汉语大词 典出版社, 2004. 邓文锋. 武帝时代黄老之学的兴衰[J]. 社会科学论坛, 2004, (4): 43. 许嘉璐, 安平秋. 二十四史全译·史记[M]. 上海: 汉语大词 典出版社, 2004. 王利器. 新语校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金春峰. 汉代思想史[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249. 阎振益, 钟夏. 新书校注[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何宁. 淮南子集释[M]. 北京: 中华书局, 1998. 吕氏春秋[M]. 张双棣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Huang-lao Thought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ZHU Yiming
(NanKai Univ.College of Economics, Tianjin 300070, China) Abstract: Huang-lao Thought flourish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But Wu-ti, the Han dynasty emperor, carried out “deposed all theory, Only Confucianism” and Huang-lao Thought depressed, the next millennium, the last feudal rule in the early years there was virtually no representation. It simply was a centralized and unified China, the closed natur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inevitability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re were so many ideas from its origin that it was difficult to reconcile the problems with a unified centralized rule sought b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olution to a lot of distance because th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these doomed the Huang-Lao Taoism as a temporary rule, and the stage thinking. Key words: society of Western Han Dynasty; Huang-lao Thought; a unified country; centralization; agricultural economy [编辑:汪晓]


更多相关文档:

西汉中期的治国思想、方针政策及社会效果

西汉中期的治国思想、方针政策及社会效果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西汉中期选择...第一,汉初用黄老思想,儒士没有得到重用,所以儒生没有在 政治上得到很多权利。...

西汉初期的治国思想、方针政策及社会效果

汉初选择黄老思想的原因,在黄老思想的指导下采取的措施及达到的社会效果。...封建生产 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调整,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对西汉社 会产生...

黄老之学对于汉初经济、政治的影响

黄老思想,为汉初社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指导性的推动作用并在客观上提供了宽松的...显然,西汉由于经济的提高,在国际中的政治地位也将提高。 并非说该政策是尽善尽...

历史整体分析(经济政治文化)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汉初用道-秦朝亡于暴政,汉初天下凋敝,西汉采用了黄老无为思想,恢复经济,出现...

高二历史作业

西汉初年奉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至汉武帝统治时期...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 于社会政治的决定...主张以德治淳化社会风气 C.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浅论汉初黄老思想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之所以采用黄老思想作为其统治思想,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 的...要清静无为,实行少干预或不干预政策,让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诸方面...

西汉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略说

西汉黄老学派法律思想略说_法律资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物价腾贵...黄老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清静无为”,具体表现在以下...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奢华之风是由于社会上普遍...轻视外来文明;主张以文化的兴衰作为判断事物 的基本...

第二次作业

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D 与发展农业经济...2、西汉初年,统治者把黄老道家思想作为政治指导思想...唐太宗重 视保持社会安定,关注民生疾苦,在一定程度...

从商品经济学角度论述汉代兴衰

从商品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汉代兴衰【摘要】西汉初年社会会经济萧条, 再加上政府...2、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政策, 促使汉代商品经济加快发展。汉朝初年由于刚...

更多相关标签:

儒家思想的兴衰 | 西汉政治制度 | 西汉的政治制度 | 西汉经学与政治 | 西汉的政治制度及时间 | 西汉政治制度图 | 西汉思想 | 政治文化视角 |


  本文关键词:西汉社会黄老思想兴衰的政治经济视角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5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5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