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玛纳斯地区社会研究
本文关键词:近代新疆政治经济开发特点简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新疆大学》 2011年
清至民国玛纳斯地区社会研究
张小强
【摘要】:社会研究是对诸多社会现象发生变化及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及静态结果进行考察。要考察玛纳斯社会的整体的动态过程及其原因,必然要从微观的角度入手对玛纳斯微观社会现象进行长时段的对比,这些微观现象包括诸如自然环境、人口构成、经济形态、文化状况、社会结构等等诸多动态而又互动的因子。文章认为区域社会最具典型性的表征符号是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社会管理、社会文化在共时性的动态特征以及相互作用。 文章从区域史微观角度对清至民国玛纳斯社会的现象和原因、特征作宏观把握,通过运用传统的历史学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清至民国时期玛纳斯的社会现象进行纵向对比,横向分析,还原动态过程中玛纳斯地区社会经济、社会管理、社会文化三者的发展状况。文章认为,清至民国时期玛纳斯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个趋势,即,文化上多元融合、社会管理完成了向近代管理职能转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94.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志忠;封玲;;民国时期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J];古今农业;2010年03期
2 李吟屏;;新疆历代度量衡初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3 ;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J];历史档案;2002年03期
4 祁美琴;近代新疆政治经济开发特点简析[J];清史研究;2001年04期
5 侯景新;论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3年01期
6 高庆刚;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04期
7 何汉民;;清代玛纳斯兵屯及相关问题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吴福环;我国边疆治理制度近代化的重要举措──论新疆建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9 黄建华;1944-1949年的新疆农田水利[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0 李磊,田华;清代新疆建省后的田赋制度[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丽;;美国公民文化视角下我国公民文化的培育[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4 赵曦;赵洋;;全球化视野中羌族释比文化与基督教文化对话分析——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8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9 黄靖;;行政伦理视角下我国行政问责文化的缺失[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蒲霞;;胡宝瑔与水患治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吾斯曼江·亚库甫;;清代边疆历史学家视野中的清代边疆民族政策——以沙依然米的《伊米德史》为例[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向荣;;地方性知识:乡土文学抵抗“去域化”的叙事策略——以四川乡土文学发展史为例[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5 金国平;吴志良;;“火者亚三”生平考略——传说与事实[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6 靳凤林;;简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性[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李勇;;方苞《春秋》学二题[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9 刘春;;解析传统图形与现代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的契合——以传统悬鱼造型图案在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中的运用为例[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周莉荔;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市场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勇进;清代地方道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芦迪;王韬改革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芳;《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魏丽英;论近代西北市场的地理格局与商路[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2 纪大椿;论晚清新疆以建省为中心的改革[J];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01期
3 管守新;刘锦棠恢复和发展新疆经济的重大措施[J];西域研究;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长洪;靖远关探微[J];新疆地方志;1997年04期
2 陈潮;西部人——访新疆玛纳斯发电厂厂长胥在谋[J];中国企业家;1996年03期
3 马昌仪;史诗《玛纳斯》与灵魂信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年06期
4 诗凝;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J];中国民族;2004年12期
5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玛纳斯奇的萨满“面孔”[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6 王金环;左宗棠西征收复玛纳斯的历史意义[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白多明,张永海;从说唱艺术角度窥探《玛纳斯》的两个特色——献给《玛纳斯》产生一千年[J];民族文学研究;1995年01期
8 刘万福;玛纳斯西营古城的兴废[J];丝绸之路;1998年03期
9 蒋永新;革命加拼命 大干一冬春——记玛纳斯南山林场木材生产大会战[J];新疆林业;1977年S1期
10 张彦平!回族;史诗中的循环主题——《玛纳斯》中英雄婚姻类型透析[J];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合苏提·别克塔伊;郭松明;;关于“玛纳斯”一词之考以及玛纳斯县之称谓(玛纳斯县名称考)[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2 梁慧云;张先康;;我国强震震源区的深地震探测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学禹;;中国甘草属(Glycyrrhiza L.)植物种质资源[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杨晓平;李安;黄伟亮;;天山北麓主要河流阶地形成与特大地震发生的响应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廉松心;;清末民初鸭绿江流域朝鲜移民社会研究[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6 李学禹;阚志峰;;新疆乌拉甘草居群染色体核型分析[A];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马克来克·玉买尔拜;;探析柯尔克孜族的史诗语言文化[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8 赵小平;;民国初期滇盐的运销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9 王润泽;;回归本位:民国宗教报纸发展概述[A];新闻学论集(第25辑)[C];2010年
10 鲁国刚;;新疆电网自动频率发电控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黄建江;[N];新疆日报(汉);2010年
2 通讯员刘永华;[N];石河子日报(汉);2010年
3 贾漠;[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4 通讯员赵善宾;[N];昌吉日报(汉);2011年
5 通讯员陈睿、王辉;[N];昌吉日报(汉);2011年
6 通讯员贾漠;[N];昌吉日报(汉);2011年
7 记者 王书林 通讯员 许瑞堂;[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通讯员 刘涛;[N];新疆日报(汉);2011年
9 通讯员杨文;[N];昌吉日报(汉);2011年
10 通讯员 高翔 甘世华 马婧;[N];新疆日报(汉);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峰;民国宪法在新疆的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生;民国初期民法的近代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杭春晓;温和的渐进之路-以民初北京地区中国画传统派画家为中心的考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陈晓荣;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及乡土币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陈庚;民国北京戏剧市场研究(1912-1937)[D];武汉大学;2011年
8 温润;二十世纪中国丝绸纹样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刘永连;近代广东对外丝绸贸易史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强;清至民国玛纳斯地区社会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2 祁丽霞;新疆玛纳斯县循环经济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3 朱嘉;新疆石河子—沙湾—玛纳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4 谢贤锋;葡萄品种赤霞珠在不同产地呈香物质含量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唐雁超;民国新兴道门的生长环境及其演变,1912-1937[D];山东大学;2010年
6 肖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民国社会史研究的发展[D];扬州大学;2010年
7 朱清霞;长春市民国文献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白南定;民国初期东蒙古局势[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求洁;民国词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文晓;新疆棉区棉铃虫种群对Bt毒蛋白(Cry1Ac)抗性的监测[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近代新疆政治经济开发特点简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1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