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8-02-27 10:57

  本文关键词: 富源 彝族 传统文化 传承发展 出处:《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彝族是一个有着自身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彝族历史文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武器,富源县作为一个彝族散杂居县,其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富源县现代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也越来越重大。富源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生活文化、风俗礼仪文化、民间传承文化、工艺刺绣文化、信仰和巫术文化、节日文化等传统文化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传承并发展富源县彝族文化具有保持当地文化多样性、发展地方经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提升民族成员素质等重要意义。富源县具备当地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所需要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外部动力以及民族群体内部动因:以煤矿为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提供了政治基础,民众对民族文化的尊重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彝族民众文化意识的觉醒则是彝族传统文化发展的良好内因。经过多年的努力,富源县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明显,彝族节庆渐渐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彝族文化之乡旅游开发探索经济增长模式初见成效,彝族文学艺术渐受社会重视。富源县彝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的同时,问题也大量存在:首先是传承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其次是传承方式不当,导致传统文化迅速“变味”,最后是传统文化流失现象依然普遍。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有传统文化资源零散杂乱,整编难度大,有政府不够重视无法形成一个长期有效的传承机制,有经费的瓶颈,有责任主体不明确的桎梏,还有周边民族文化长期以来的影响,还有母语教育的缺失,更有彝族同胞自身民族文化意识淡薄等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及成因,富源县彝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应坚持政府主导,确保政策畅通,保证发展所需的财政补助,建立健全民族民间文化数据库,加大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彝族文化传承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辅助政府民族工作,共同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开发。呼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不断增强发展合力,巩固民族团结。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高彝族同胞整体素质,共同传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磊;;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法律保护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2 张海翔;新型工业化研究的生态视角与民族文化视角——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3 牛文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祁庆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苏红彦;;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阴山学刊;2009年02期

6 钟啸;;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一道待解难题[J];中国报道;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1542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542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