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52

发布时间:2016-11-10 14:27

  本文关键词: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曲博;?2013-02-1715:18:52来源:《教;作者简介:曲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主要;内容提要:对外经济政策选择的研究在国际政治经济学;关键词:国际力量国内政治对外经济政策选择;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已经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2](P8)学者们在对国家贸易政策、对外直接投;济冲突与合作的认识;本文

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

曲博

? 2013-02-17 15:18:52 来源:《教学与研究》(京)2007年1期

作者简介:曲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

内容提要:对外经济政策选择的研究在国际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对外经济政策选择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背景以及近30年来的理论进展,比较了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研究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视角,概括了两种视角下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关注焦点,认为目前对外经济政策选择的研究已经在打通国际和国内界限,结合经济和政治要素的学术方向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来分析和认识国际政治经济问题。

关 键 词:国际力量 国内政治 对外经济政策选择

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已经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过去30年国际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进展之一就是在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领域做出的。[1] 对外经济政策的研究任务就是“说明为什么各国政府会采取它们已经采取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及为什么国家的经济关系会表现出它已经表现出来的冲突与合作形式。”

[2](P8) 学者们在对国家贸易政策、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汇率和货币政策以及援助政策等的分析中,建立了不同政治要素和经济政策输出的因果关系。对外经济政策研究不仅扩展了我们对一国政策选择的理解,同时也深化了我们对国家间经

济冲突与合作的认识。

本文主要分析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兴起的理论背景,比较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研究对外经济政策的不同视角,概括这两种视角下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关注焦点,最后讨论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对国际关系研究的意义。

一、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兴起的背景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该研究得到学术关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天然的是政治经济学议题。无论是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经济活动的政治基础,研究政府政策是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还是将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政治活动的经济基础,强调经济力量对政府政策的约束,[3](P1) 都可以在对外经济政策研究中提出命题并进行经验验证。对外经济政策就其研究内容而言,是处理经济问题的;而就政策过程而言,则毫无疑问是政治协调的结果;就其后果而言,则是关系到国际经济的合作与稳定。对外经济政策明显的体现了政治和经济、权力与财富的互动。当强调对外经济政策制定主体时,就是研究经济活动的政治基础;反过来当强调对外经济政策的经济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研究政治活动的经济基础①。

第二,在全球化和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时代,国家间政策的相互影响变得越来越明显。戴斯勒(Destler)认为“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我们很难发现没有不超过美国边界某些影响的政策行动,更难发现没有明显经济内容的政策”。

[4](P7)随着国家间经济联系的紧密,国家经济政策的跨界影响也相应增强,不

可避免地增加了国家间冲突的可能性,同时也产生了经济政策相互协调的必要性。可能一国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政策努力,会导致别国的失业上升;而石油消费大国国内对石油税率的提高,可能导致全球石油价格的下降。政策的外部性要求我们关注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和政策的国际传导机制,在对对外经济政策制定和国际传导机制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国际合作。

第三,对外经济政策还是政府对别国施加影响,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工具。国家可以通过改变同特定国家的经济联系条件来影响该国政策。针对特定国家的歧视性政策,往往是一国试图利用对外经济政策对其施加影响的一种方式。对外经济政策也可以巩固安全,通过对外经济政策,比如马歇尔计划,可以强化联盟关系,防止第三方的攻击。[5] 就对外经济政策而言,歧视政策显然是一种有效的战略工具。美国的最惠国待遇、对外援助以及经济制裁政策等都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这些政策的目标、绩效以及政治结果对我们理解国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对外经济政策也是国家应对全球挑战的工具,是国家维护国内稳定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国内政治在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为了制定某项对外政策,常常要经过艰苦的国内政治辩论。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不仅会影响国家的整体福利水平,更重要的是会对一国社会内部分配产生影响。一国内部可能只有某些部门、某些企业或者某些要素所有者才能从全球化中获益,因此关注对外经济政策已经不仅是政治家或者政党的事情了,也成了普通民众参与政治生活的动力之一。对国家而言,平衡国内不同利益要求,补偿全球市场的失败者,对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往往是一种选择性的控制政策,[6](P51) 比如国家会允许某些行业部门

更开放,因而降低其关税水平,允许更多外资的进入;也可能会为了保护特定群体的利益,而限制不同类型劳动力的进入或者对特定行业实施保护。这种选择性政策会深刻地影响普通民众的福利水平,因此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国内具有不同政策偏好的行为体在对外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越来越活跃,这也是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

国际政治经济学框架内的对外经济政策研究经过30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对外经济政策研究中,权力与财富、国家与市场的互动很好地体现了出来。学者们或是强调政治对经济关系的作用,或是分析经济对政治权力的影响,

[3](P4) 针对对外经济政策制定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机制。根据解释变量的设定,学者们将对外经济政策分成了不同的类别。弗里登和莱克根据研究层次和单元,将对外经济政策研究区分成四种解释模式: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内政治和国内社会。[3](P4—9) 国际政治角度的研究用国际权力分配来解释对外经济政策,尤其是霸权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国际经济模式则继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强调市场的力量,强调经济力量对国家政策的制约;国内政治模式是把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看成是国内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关注的分析单元是政治家或政治制度;而国内社会模式则强调社会利益集团对对外经济政策制定的影响。本文就以此为分类依据,分别讨论从国际层次和国内层次研究对外经济政策的方法及其主要问题。

二、国际政治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

国际政治解释模式强调国际体系的特征与国家行为和对外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核心观点就是“国际力量分布的变化和敌对国家在争夺影响力的斗争中的行为,是造成对外经济政策大幅度变化的决定性力量”。[2](P20) 这种观点主

要来自结构现实主义,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及其决定的国家行动的基本原则,认为体系层次是解释国家行为的最重要的要素。[7] 国际政治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均势稳定,一种强调霸权稳定。前者认为,只有各国军事能力的相互稳定,才能有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和避免恶性竞争的经济政策,相信“军事力量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国家政策的变化,有时导致力量的重新组合,建立新的平衡,以遏制新增强了力量的国家或联盟。这种重新组合可能涉及对外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2](P22)

从国际政治角度来观察对外经济政策的另一种代表性理论就是霸权稳定论。霸权稳定论强调霸权与开放和稳定的国际经济的关系。金德尔伯格认为一个主导性大国对开放稳定的国际经济是重要的,,他在分析1929—193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提出了国际经济中霸权和领导者是世界经济保持稳定的基础,30年代经济危机的出现就是因为英国霸权的衰落和美国没能及时地承担霸权的责任。[8] 吉尔平对跨国公司的研究、克莱斯纳对国际贸易结构的研究进一步考察了权力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世界经济,他们都主张霸权国家能够保证经济的开放和避免与邻为壑的政策。

吉尔平运用权力分析方法,讨论了霸权与跨国公司的关系,认为“美国霸权提供了特定的政治和安全结构,这一结构推动了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快速扩展”。

[9](P113) 克莱斯纳则分析了贸易开放度与国家权力结构的关系,认为国际贸易结构是由国家利益和权力决定的,也就是国际经济的霸权结构更容易产生开放的贸易结构。[10]

对外经济政策的国际政治视角将国际体系权力结构作为解释变量,强调国家对外经济政策选择是国家扩展在国际体系中权力、实现安全的重要方式。当国际

 

 

下载地址: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52.Doc

  【】

最新搜索

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

综管人员相关考核制度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教案_图文

高嘌呤食物一览表

cookies组合

平安福销售话术

l等于2的状态是

北京大学15秋现代企业管理在线作业答案

小企业准则中,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内容有( )。 A、应收的各

诗经中赋比兴三种手法哪种运用的最少


  本文关键词:国际力量、国内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69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