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构建思路

发布时间:2018-05-29 23:11

  本文选题:亚洲命运共同体 + 利益共同体 ; 参考:《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世界政治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态势更加明显。伴随亚洲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亚洲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亚洲命运共同体是在总结共同体发展历史和亚洲国家区域合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世界及亚洲地区的新变化所提出的制度和理念创新,应包括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三个支柱。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基本目标是在亚洲建立和谐共生的新型国际政治秩序和合作共赢的新型经济秩序。
[Abstract]:Since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21 st century, the shift of worl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to Asia has become more obvious. With the new changes 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security in the Asian region, the concept of the Asian Community of Destiny came into being. On the basis of summing up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and the experience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mong Asian countries, the Asian Destiny Community (AFC) has put forward institutional and conceptual innovations based on the new changes in the world and in the Asian region, 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Community of interests and the Security Community, The three pillars of the humanistic communi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sian Community of Destiny is a gradual process whose basic goal is to establish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order of harmony and symbiosis and a new economic order of win-win cooperation in Asia.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分类号】:D8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宋均营;虞少华;;对“东亚共同体”建设的再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2 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3 高祖贵;;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4 刘振民;;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营造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1期

5 秦亚青;;国际政治的关系理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2期

6 郑先武;;“东亚共同体”愿景的虚幻性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淳洙;韩献栋;;非传统安全合作与东北亚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基于中日韩环境安全合作进程的评价[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2 范斯聪;;东亚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主导权问题探究:困境与出路——基于欧洲的经验[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3 韩爱勇;;东亚新秩序建构的认同视角——基于文明转型与地区主义的考察[J];国际论坛;2012年01期

4 韩献栋;;东亚国际体系转型:历史演化与结构变迁[J];当代亚太;2012年04期

5 郑卫荣;李萍萍;刘志昌;;社会质量理论: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J];国外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6 邢丽菊;;从传统文化角度解析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以“亲、诚、惠、容”为中心[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3期

7 高祖贵;;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4期

8 高祖贵;;亚洲整体性崛起及其效应(英文)[J];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4年03期

9 龚克瑜;;浅析东亚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J];韩国研究论丛;2008年02期

10 杨晨曦;;战后欧洲联合对东亚一体化的历史启示[J];理论月刊;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魏玲;第二轨道进程:规范结构与共同体建设[D];外交学院;2008年

2 刘少华;后冷战时期东盟在亚太区域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新明;东亚安全机制建设[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8年

2 冯涛;论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限度[D];南京大学;2012年

3 马瑜;日本“东亚共同体”构想探析[D];外交学院;2013年

4 李林宸;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亚太地区的挑战与未来[D];外交学院;2015年

5 刘明旭;中国的“亚洲安全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廷根;;东亚经济一体化:国外的视角[J];东南亚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永年;;美国“重返亚洲”与亚洲秩序的巨变[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3年01期

3 刘振民;;坚持合作共赢 携手打造亚洲命运共同体[J];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2期

4 西口清胜;刘晓民;;东亚共同体的构筑与日本的战略[J];南洋资料译丛;2006年03期

5 吴怀中;;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解析——以“东亚共同体评议会”报告为中心[J];日本学刊;2006年03期

6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生成的可能和必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03期

7 贺平;;日本参加TPP谈判的战略意图与政策论争[J];日本学刊;2012年04期

8 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问题与中国学派的生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张蕴岭;;寻找推进东亚合作的路径[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秦亚青;;行动的逻辑: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知识转向”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涛;;做忠诚于企业的职工[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2 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求是;2013年04期

3 陈玉刚;陈晓翌;;欧洲的经验与东亚的合作[J];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06年00期

4 李洁;;数字变化解读“周边命运共同体”[J];w,

本文编号:19528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9528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