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网络媒体主导下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0 15:56
【摘要】:作为公共政策制定起始环节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的新趋势,网络媒体影响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个方面。研究网络媒体主导下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但鉴于学科发展的诸多限制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对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多只浮于表面,使得网络媒体主导下的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研究的深度、广度和新度都不尽人意。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先进的公共政策研究理论,对公共政策议程等研究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将网络媒体与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某些相关因素加以结合,并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模式进行了溯源。本文对当前网络媒体主导下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困境的分析,建立在对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细分的基础之上。社会问题数量庞大、社会问题情况复杂、虚假问题层出不穷都是社会问题发掘阶段出现的问题;“沉默的螺旋”、“非理性表达”、“自利经济人”是政策问题发酵阶段常常遇到的问题;政策议程设定阶段可能会因为过度民主而导致效率低下、多元博弈而造成选择困难、精英意志而左右最终结果。本文在探究网络媒体主导下公共政策议程设置所面临的困境时,发现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空间里,多元主体的参与,多条传播渠道的出现以及突发事件的涌现共同造成了信息的过剩;而数字鸿沟的存在,包括地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和网民属性之间的差别都拉大了信息的差距;最后因为没有对部分网民、一些利益集团,甚至大众媒介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把关,导致信息泛滥现象的出现。本文的落脚点是提出化解网络媒体主导下公共政策议程设置困境的建议,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维度进行讨论,分别从缩小网络数字鸿沟、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完善“把关人”制度、提高行动主体能力四个方面来提高网络参与水平、规范网络表达渠道、净化网络舆论环境以及提高议程设置质量。
文内图片:家庭问题团体/企业国家问题问题
图片说明:家庭问题团体/企业国家问题问题
[Abstract]:The setting of public policy agenda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ublic policy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ublic policy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from the "No." to the "quality", and the network media influence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our country.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etting of public policy agenda under the dominant network media, but in view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problems is more than the surface. So that the depth, the breadth and the new degree of the research on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under the dominant network media are not satisfactory. This paper, through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public policy research theories, defines the research concepts such as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combines the network media and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with some relevant factors, And the pattern of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is traced.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setting of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under the current network media, is based on the subdivision of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setting process. The number of social problems is large, the social problems are complex, and the false problem is 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problem; the silent spiral ", the non-rational expression", the self-interest economic person "is the frequently encountered problem in the policy issue fermentation stage; The set-up of the policy agenda may lead to the low efficiency of the excessive democracy, the choice of the multi-game, the right and left final result of the elitist will. In this paper, we find out that in the open space of the network,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ulti-body, the emergence of multipl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sudden events in the open space of the network have resulted in the excess of information, and the digital divide exists. It includes the imbalance of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eople's attributes, and finally, because there is no strict check on the information released by some netizens, some interest groups and even the mass media,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flooding is cause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tting up the public policy agenda under the dominant of network medi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wo dimension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to reduce the digital divide of the network, set up the interactive platform of the network and perfect the "Gatekeeper" system. Improve that network participation level, standardize the network expression channel, purify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agenda.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东升;;广告中的议程设置[J];新闻爱好者;2006年01期

2 徐可;;巧用议程设置 提高引导能力[J];新闻导刊;2007年03期

3 闫翠萍;;媒体议程设置的几个误区[J];今传媒;2007年02期

4 徐可;;巧用议程设置 提高引导能力[J];新闻战线;2007年05期

5 刘倩;;议程设置与舆论引导[J];新闻窗;2007年05期

6 刘伟;段博;;从网络语言的流行看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J];东南传播;2008年11期

7 周明太;;“许霆案”的传媒议程设置分析——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8年12期

8 崔波;范晨虹;;议程设置到议题融合——媒介议题内在运动的图景[J];今传媒;2008年10期

9 刘畅;;虚假议程设置:从“倒萨”到“涉藏”[J];当代传播;2008年05期

10 李斌;;网络传播中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的道德预警[J];新闻界;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农丰收;;论科技类综合性期刊的议程设置[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2 林铁;;媒介知识分子:公共性与议程设置[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健挺;;“议程设置”中的反设置[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赵飞;;误导的议程设置:中国公共健康报道现状分析[A];第一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郭晓科;周尤;郦凝;;公共政策、大众媒体与网络舆论的议程建构——以人口舆情为例[A];2012年度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6 陈雪丽;;试论微博平台的“议程设置”特色[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艳中;;刍论编辑人的议程设置[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德萍;;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交互主体性[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9 李艳中;;刍论编辑人的议程设置[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敏;;试论传受者对议程设置的相互引导与构建——以央视《新闻1+1》钓鱼岛事件报道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和鹏邋鄢小川;走出环境的“议程设置”[N];解放军报;2008年

2 本报评论员 吴铭;需要在周边格局调整中积极寻找议程设置[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3 北京央企政策研究学者 胡森林;公共传播可加强议程设置[N];东莞日报;2009年

4 大众网 朱德泉;舆情应对要与公众议程设置“共振”[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5 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 朱离;从多起公共突发事件看媒介议程设置[N];证券时报;2014年

6 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 向志强 袁星洁;如何提高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力[N];光明日报;2014年

7 程曼丽;从西方媒体涉华报道看西方媒体的“议程设置”[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高宪春 四川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微议程:在公众议程与媒体议程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张涛;互联网影响下的媒体议程设置[N];光明日报;2006年

10 曹林;公务员高压力背后的议程设置权[N];人民法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劲;共青团微博发展的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祥祥;浅析中国大陆自然态议程设置的特点[D];辽宁大学;2009年

2 傅昕源;丰田召回门中品牌与议程设置的关联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姚峰;走向“交往”的议程设置——博弈的视角[D];苏州大学;2004年

4 聂yN;关于我国议程设置研究的反思[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倩;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新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尹建华;微博议程设置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刘亚;社会化媒体中的公众自我议程设置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8 尹敏;电视媒体在中国民众对日民族主义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9 薛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议程设置的变化[D];复旦大学;2014年

10 杨佳秋;媒介间议程设置:突发公共事件中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12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512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5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