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19:59
【摘要】:现代国家的政治发展,已不再是仅仅关注政治体制本身的完善与否,对于制度本身所应具有的文化的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国家发展转轨,改革旧有的政治制度、体制,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形成努力的过程中,除了从制度、组织、机构等现实的实体领域入手外,政治文化也对发展政治体制具有重要的推动力。在现代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中,政治发展的文化积淀也显得尤为重要,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的互动性关系,能够使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进行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政治文化是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领域,从文化视角对政治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新概念。在现代比较政治学中,政治文化的运用始终存在于公民对政治系统认知、情感和评价之中,它能够转化为公民在具体政治系统中所持有的态度和所表现的行为倾向,从而通过公民的行为来影响到政治系统。但政治文化必然存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具有历史继承性、阶级性、民族性、稳定性等特点,能够对政治系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文化能够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思想理论指导,提供稳定的改革环境,并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和支持,从而使改革顺利进行。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选择,是对我国的具体实践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历的几个阶段,在党政分开、政企分开、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建设和巩固、依法治国等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将改革深入推进的压力。在我国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已不能再仅仅依靠制度的建设完善来实现改革的目标,更需要政治文化的先导、政治发展观念的改革。为此,我们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开放思想,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导政治文化的发展,绝不能在改革过程中被政治文化的异化所颠覆;加强对人民民主的政治心理、民主人格的培养,努力提高人民的政治社会化程度,让人民在政治发展中,感受到发展的成果,参与到政治发展体制改革的行动中;通过在政治体制内建立起思想统一的政治文化,来实现改革过程白上而下的高效推进;加强“民本位”的政治文化,打破“官民对立”的传统政治困境,实现国家整体对政治体制改革的国家认同,实现对改革的沟通信任,凝聚社会最大多数的改革力量,从而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榕;论政治体制改革与我国传统政治文化[J];求实;1999年02期

2 刘明涛;;政治体制改革的三重背景分析[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06期

3 李馨;;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公民政治社会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4 胡象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文化障碍及克服途径[J];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03期

5 杨汉鹰;体制·改革·政治文化(论纲)[J];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02期

6 郭根山;;毛泽东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段思絮[J];福建党史月刊;2006年02期

7 王光海,黄红梅;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8 朱卫东;政治文化的新建构与政治体制改革[J];江西社会科学;1988年04期

9 李庆;;政治学视阈下的社会稳定分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张晓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政治体制改革[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桂红;马雅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探析[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孙欲声;;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鸿武;;史证·求真·精研——读高放教授《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一书有感[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徐勇;;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A];公共管理研究(2)———“党的十六大与中国政治发展及公共管理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艳敏;;略论高放教授的政治文明思想[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惠恕;;借鉴古代科举制度对于当前政治体制改革具有现实意义[A];新四军研究(第二辑)[C];2010年

7 周毅;;对“行政三分制”的再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尹彦;;思如东海 老而弥坚[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静;董文芳;;关于提升我国政治文化软实力的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赵建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逻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刘敏;政治体制改革需在实践中不断推进[N];长江日报;2010年

2 浩宇;先易后难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经济观察报;2010年

3 赵杰;温总理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当前三重点[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4 主持人 本报评论员 肖擎;政治体制改革 本质是制衡权力[N];长江日报;2010年

5 包心鉴;高度重视“后危机时代”的政治体制改革[N];学习时报;2010年

6 许耀桐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导;县级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价值[N];中国改革报;2010年

7 侯少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民意所向[N];学习时报;2010年

8 郑青原;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人民日报;2010年

9 市委党校教务处处长 副教授 刘亚萍;把握积极稳妥基调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N];郴州日报;2010年

10 沈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沈阳社会科学院 执笔人:唐晓清 张涛;政治体制改革既要积极推进又要扎实稳妥[N];沈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贤浩;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高飞;从政治文化看50-6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D];外交学院;2003年

3 赵来文;论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价值之多重借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于毓蓝;转型期苏南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5 李志勇;市场经济视野中的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张立群;中国新诗与政治文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莉莉;1949-1978年中国革命型政治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丽;乔纳森·多利莫尔的政治文化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刘洋;俄罗斯民主化研究(1992年以来)[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孙宗广;从乡土中国到现代中国[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良林;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形成与完善的政治文化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曲洪波;融合中的嬗变—汉代政治文化传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杨亮;政治文化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力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杨丽梅;论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D];河北大学;2004年

5 任佩文;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陈德云;中国传统“和”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政治文化[D];苏州大学;2006年

7 罗四林;当代官场小说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彭庆军;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文化变迁的三维透视[D];武汉大学;2004年

9 贾绍俊;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政治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叶强;论司法的政治功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18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18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9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