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转换中的青木川叙事
本文关键词:媒介转换中的青木川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改编自小说《青木川》的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火爆荧屏,作为电视剧故事蓝本的《青木川》再次引起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在小说、电视剧备受关注的同时,故事的发源地——陕西省宁强县青木川镇,也名声大噪,游客纷至沓来,探访昔日奇人生活的奇地,当地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文学文本、影视剧、故事发源地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样的文化发展模式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本文以青木川及以此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青木川》和由小说改编、热播并产生巨大影响的长篇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为研究对象,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文学创作、影视艺术和文学媒介等方面做了具体深入的研究。全文包括引言、主体四章、结语,共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和论文的基本观点。第一章重点论述《青木川》中的历史叙事。叶广芩以史为材创作小说,尊重历史真实,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让历史与文学完美相融。用理性的态度对待历史、呈现历史、质疑历史、反思历史及历史环境下的人性表现。第二章重点论述《青木川》的诗意叙事与民俗书写。叶广芩在小说中倾注了自身的审美理想,使偏僻落后的山区小镇具有了开放胸襟、世界眼光和现代文明意识。散文化的手法使小说显现出诗意内涵。对当地原生态生活场景的再现,表现了陕南的地域文化特色。第三章重点论述《一代枭雄》中的“青木川”叙事。从小说到电视剧,文学作品的传播媒介由文字变成音像,故事情节、人物、环境、叙事视角及主题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较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其中的变化及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做了阐释和评介。第四章重点论述“青木川”的跨媒介叙事效应与文化发展。通过《青木川》到《一代枭雄》的媒介转换,探讨传媒时代文学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前景。由古镇青木川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变,阐述媒介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推动作用。文学与影视的媒介转换和互动,是传媒时代文化发展的必然。传媒时代文学与影视的互动不仅推动了文学、影视自身的发展,也极大推动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文学与影视的媒介转换及其叙事效应,是文学艺术、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青木川 媒介 小说 电视剧 历史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青木川》中的历史叙事10-22
- 第一节 以史为材10-15
- 第二节 后革命时代的历史和人性反思15-22
- 第二章 《青木川》的诗意叙事与民俗书写22-30
- 第一节 审美理想的诗化传达22-25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的书写25-30
- 第三章 《一代枭雄》中的“青木川”叙事30-40
- 第一节 故事情节的变化30-32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重塑32-34
- 第三节 环境的改变34-36
- 第四节 叙事视角的转移36-37
- 第五节 英雄传奇的主题演义37-40
- 第四章 “青木川”跨媒介叙事效应与文化发展40-46
- 第一节 文学发展与影视媒介40-42
- 第二节 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42-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秀英;;论叶广芩写作的文化性[J];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2 小雨;叶广芩: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贵族作家”[J];小说评论;1998年04期
3 鲁源;;情系青木川的叶广芩[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8年12期
4 邢小利;;文人情怀 史家眼光——叶广芩论[J];中国作家;2010年09期
5 石林;贾连友;路汉旭;刘大可;;叶广芩行走南郑[J];新西部;2012年12期
6 郎伟;一份庄严的文学证词——读叶广芩小说《雾》[J];朔方;2003年04期
7 沙嫒;;醉的悖论——叶广芩《醉也无聊》的独特话语[J];写作;2000年07期
8 龙云;过去的故事:叶广芩家族系列小说[J];小说评论;2001年05期
9 孔刘辉,何丽;叶广芩近期创作的生态意识[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10 唐克龙;;动物的“高贵与庄严”:论叶广芩的动物叙事[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小凡;;访著名编剧叶广芩:重述北京流散的记忆[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喻静;叶广芩:西部的作家和县官[N];中国艺术报;2001年
2 鲁源;震中对话叶广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张颐雯;叶广芩:在历史与现实之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4 宋庄;叶广芩:挂职是创作最好的养分[N];工人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舒晋瑜;叶广芩:人生凄凉,但我注入了温情[N];中华读书报;2012年
6 ;谁翻乐府凄凉曲[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刘一丁;叶广芩:势衷于写动物的作家[N];浙江日报;2005年
8 记者 舒晋瑜;作家叶广芩基层挂职10年完成漂亮转身[N];中华读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任晶晶;挂职老县城 书写新时代[N];文艺报;2005年
10 王虹艳;叶广芩《大登殿》[N];文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蔓;论叶广芩日本题材小说[D];山东大学;2009年
2 白宪华;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与叶广芩《采桑子》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3 伍双;媒介转换中的青木川叙事[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4 曲圣琪;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的精神家园——叶广芩小说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芦婷婷;叶广芩作品中的传统文化思维[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小慧;论叶广芩小说的文化意蕴[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佳;论叶广芩小说中的悲剧意蕴[D];辽宁大学;2012年
8 王娟;叶广芩小说中人性表现及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袁素敏;论叶广芩小说创作中的双重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10 李白;精神家园的追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媒介转换中的青木川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6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