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建构与消解

发布时间:2017-03-27 12:01

  本文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建构与消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世纪80年代,新写实小说凭借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表现力而登上了小说舞台。对其名称和概念的界定、题材和内容的选取,审美意识的评价,都在文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写实小说之所以表现出种种区别于其他小说潮流的特征,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它所处的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这一时期,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难以调和和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而且这些矛盾和问题在城市生活中的表现更加明显,也更加复杂,因而城市生活主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社会心理上表现为强烈的生存焦虑。这些不仅是作家创作的素材,也是我们研究新写实小说所必须重视的语境。因此,本文聚焦的新写实小说的城市生存主题,以城市为故事发生背景和人物的主要活动范围,通过展现城市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造成的压抑的、令人窒息的生存状态,来强调这种生存状态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作家们通过对城市中种种生存困境的反复书写和日常化的叙事,借助各类艺术手法的运用,将当代中国独特的城市生存图景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以引起社会对现代城市生存困境的广泛关注。在建构的同时,城市中生存主体个性的张扬,生命力量的呈现,以及生存意义的追问等,这些创作者着意去忽略和回避的内容,则显示出了其消解的特质。基于以上目的,本文第一章将从新写实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入手,兼顾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尝试为新写实小说作家们不约而同地聚焦城市底层居民的日常生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结合文本将这种生存困境具体化。第二章将新写实小说的城市生存主题与叙事学联系起来,从城市生存叙事形态呈现、叙事特征和审美意识三个角度探究入手,来探究这背后所隐含的作者创作意图。第三章关注聚焦手法的运用,从姻缘关系、权力关系和地缘关系三个角度分别论述家庭场域、单位场域和市井场域中,理想人伦情态的消解。第四章肯定和强调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所展现的个体的生命力量。并通过“升腾—坠落”的人生模式,展示出这种“建构—消解”的动态循环模式,阐释和探讨这种突围失败给大众和知识分子带来的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生存焦虑 城市生存叙事 空间聚焦 生存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4
  • 第一章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生成语境14-25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的生存焦虑14-17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传入与接受17-21
  • 第三节 矛盾与困窘交织的城市现实生存状态21-25
  • 第二章 新写实小说的城市生存叙事25-35
  •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叙事的形态呈现25-28
  •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的表象叙事28-31
  •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叙事的审美品格31-35
  • 第三章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空间聚焦35-44
  • 第一节 物质化的家庭场域35-38
  • 第二节 官场化的单位场域38-41
  • 第三节 异化的市井场域41-44
  • 第四章 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体的突围与隐匿44-52
  • 第一节 自我价值的追寻44-47
  • 第二节 隐忍背后的生存力量47-49
  • 第三节 突围到虚无的悖谬49-52
  • 结语52-55
  • 相关作品附录55-57
  • 参考文献57-61
  • 后记61

  本文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城市生存主题的建构与消解,,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0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