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阈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633;D631
【图文】:
(一)核心概念界定一路”倡议 年 9 月和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四国和东盟国家在区域内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大构想。2014 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了要抓紧规划“一带一此后,“一带一路”逐步成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涉及 65 个沿,贯穿亚欧非大陆,通过“五通”理念,依托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机制,借台,构建贯穿亚欧非大陆的经济交通动脉,架设东西方政治、文化交会的桥梁对外开放格局的新篇章。截至 2018 年 9 月,中国已与多个国家签署了“一带,如图 1-1 所示。
图 2-1 区域空间结构阶段演化模式Fig.2-1 The mode of region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ary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国家边缘地带,保卫着核心区域,起到重要的“文化安全作为边疆安全的重要内容,对国内非边疆地区政治文化安全区域的政治文化,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开放程度更加明显。因为边,民族成员与邻国民众接触频繁,政治文化传播范围更广、影响更大。这也恰好体现了“核心—边缘”结构的特点:边缘区毗邻核心区部及边缘区外缘部分政治文化的对外拓展机制。民族性。我国边疆少数民族众多且分布广泛,西北边疆有 14 个少数 多个常驻少数民族。由于不同民族在政治认同、政治价值取向、政程度的差异,所以表现出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传播的复杂性。于是民族怎样评价自己的民族政治文化、自己的民族政治文化是否受到尊发生一些民族矛盾,产生政治文化安全风险。另外,不同民族也表现
让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由原来依靠东部地区单线带动享的互动,有效地实现东西部要素有效流动和经济互通,为从根问题提供了契机。同时,“一带一路” 倡议的推进使边疆少数民的桥头堡与排头兵,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一带一路”的纵深发格局有了地覆天翻的变化,有利于深挖边疆民族地区市场潜力、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助推边疆民族地区经酝酿了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公民文化,日益提升的民族战略地位增。在现代公民文化和国家自豪感的积极影响下,边疆民众传统的转变,开始理性地思考自身利益,并且积极地关注政治活动和政治热情,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显著增强,传统的顺从型政治文化是现代的参与型政治文化。民族群众通过不断地参与国家政治活治符号和政治制度的认知不断提升,逐步构建起了对国家的政治于引导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崇文;;论文化安全的法律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9年08期
2 高霏霏;;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文化安全[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李燕;;文化安全是人类永世生存发展的首要意念——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研究》[J];淮海文汇;2010年04期
4 顾德警;徐宝朋;;从文化安全的高度看高校的宗教渗透及其危害[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5 谭爽;蔡劲松;;风险社会背景下高校师生对大学文化安全的认知与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2019年01期
6 李超民;;建设网络文化安全综合治理体系[J];晋阳学刊;2019年01期
7 王晓;马莉娟;;对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成因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16期
8 刘进田;;文化安全及其方法论自觉[J];观察与思考;2019年04期
9 任洪涛;石小川;;促进新疆文化安全的传播策略探析[J];青年记者;2019年11期
10 蔡武进;王蕾;;我国文化安全法治建设的理论进路与现实走向[J];学习与实践;201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中锋;;论数字化时代中国的出版文化安全[A];中国编辑研究(2009)[C];2010年
2 李秀云;;我国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郭芳;;文化认同与文化安全[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何晓燕;;浅议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的“外在建构”[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勤明;刘西山;;从战略高度维护军队文化安全[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6 王岳川;;大国文化安全与新世纪文化再中国化——人类应从物质现代化到精神现代化[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解学芳;臧志彭;;网络文化产业公共治理全球化与国家网络文化安全[A];全球治理:新认识与新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12年
8 谢朝锦;;浅析邓小平的文化安全战略思想[A];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4年
9 马德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应对策略[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年
10 刘雨辰;;文化全球化视阈下中国文化安全的建构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湘潭大学商学院全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 陈非文 杨凯 阎友兵;加强旅游开发中红色文化安全风险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2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 张文宇;用“五种思维”有效维护我国文化安全[N];三峡日报;2019年
3 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金祥;维护文化安全,西方经验很重要[N];环球时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李明远;“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5 微度;文化安全离不开大众担当[N];阳泉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惠梦 通讯员 崔薇;织牢文化安全的“网”[N];中国财经报;2018年
7 杜超;文化安全:我们面对的威胁何在[N];中国青年报;2007年
8 陆筱璐;确保文化安全 完善市场经济[N];中国文化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段丹洁;夯实文化基础 维护文化安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10 王慧姝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文化安全视域下推动产业良性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2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曲文波;中国文化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4 曾敏;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郝良华;美国文化霸权与中国国家文化安全[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军;列宁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孔令顺;中国电视的文化责任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9 张耀元;建国十七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1949-1966)[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马文国;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武术教育与学校武术[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沛鑫;“一带一路”视阈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安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年
2 肖阳;高校微文化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8年
3 李丽璇;中国影视贸易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年
4 马静舒;国际文化博弈与维护中国文化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18年
5 冯莹;禁止穿戴蒙面罩袍的合理性及法制对策[D];西北政法大学;2018年
6 石晓磊;习近平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7 梁娜;新时代大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培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祖玲玲;列宁的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燕山大学;2017年
9 孟竹;中国梦视域下我国文化安全保障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10 于东平;新世纪党的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88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88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