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0-08-10 16:44
【摘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民族进步之灵魂,是时代发展之主题。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为指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国家战略。创新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检验。全面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深刻汲取马克思主义精髓,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运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都有着极为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新时代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目标、新理念和新动力,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新思路和新要求。本文将理论探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按实践问题——理论探知——理论研究——当代价值的逻辑体系,共分七个章节。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界定了科学与技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科技观科技论与科技思想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详细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观点。指出,科技是重要生产力为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基本论断,科技是推动社会前进之革命力量为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核心要义,科学技术具有二重价值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唯物辩证法特质,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追求的终极目标。第二章从初创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演进过程、发展轨迹和标志性著作论述。第三章从自然观与科技观的辩证统一,自然辩证法与唯物史观的辩证统一,人类史、自然史与科技史的辩证统一,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哲学根基与内涵特征。第四章从科技实践论、科技价值论、科技异化论、技术风险论四个方面,全面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与有机构成。第五章系统考量了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诸关联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从科学技术与其他领域、主体、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着眼入手,更加深刻地理解认知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本质。第六章全面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中国化,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继承、实践与发展,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与重大意义。第七章从把握世界科技进步新趋势的时代命题、完成中国现代化建设新任务的发展命题和推进科技治理能力体系新提升的社会命题三个角度,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认识价值、发展价值、思想价值和实践价值。提出了树立绿色人本科技价值观、加强创新资源市场配置、推进创新创业要素双向融合、注重自主创新和发挥科技现实生产力作用等五大新理念。构建了发展人才、做强企业、搭建平台、提升载体、优化生态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五维结构,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策略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A81
【图文】:

期刊检索,恩格斯,马克思,研究高峰


图(导)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期刊检索结果2017 年 11 月 29 日,笔者以中国知网中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来源,不分年限、学科领域,首先以“马克思”或“恩格斯”为题名,同时将“科技思想”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以“马克思”或“恩格斯”为摘要,同时将“科技思想”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前后两次共检索出相关文献(去除重复文献)22 篇,其中博士论文一篇《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薛建明著,2007 年)。关联研究主题在 2003 年开始得到关注,2007-2011 年成为研究高峰,文献总量也不多。

学位论文,检索结果,恩格斯,马克思


图(导)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期刊检索结果2017 年 11 月 29 日,笔者以中国知网中的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为来源,不分年限、学科领域,首先以“马克思”或“恩格斯”为题名,同“科技思想”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然后以“马克思”或“恩格斯”为摘要时将“科技思想”作为题名进行检索。前后两次共检索出相关文献(去除重献)22 篇,其中博士论文一篇《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薛建明著007 年)。关联研究主题在 2003 年开始得到关注,2007-2011 年成为研究高峰,总量也不多。

示意图,人均GDP,关联要素,示意图


GDP和人均GDP发展变化示意图(1996-20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亚斌;马莉莉;;大数据时代的异质性需求、网络化供给与新型工业化[J];经济学家;2015年08期

2 白春礼;;创造未来的科技发展新趋势[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年04期

3 赵静;薛强;王芳;;创新驱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01期

4 潘恩荣;;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的思维惯性[J];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5 徐飞;梁帅;王剑锋;;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国家GDP增长与诺奖人数的关联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年03期

6 郜军;;论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我国科技创新理念的转变[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孙洪波;;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四个维度[J];社会科学家;2013年11期

8 李允尧;刘海运;黄少坚;;平台经济理论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3年07期

9 操菊华;田辉玉;吴秋凤;;关注人的发展:马克思科技伦理思想及当代中国现实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方世南;杨征征;;从技术风险视角端正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陆波;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2 董世龙;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曾静;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4年

4 孙凯;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88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88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