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10:08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成才事关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表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需要更加重视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化人育人作用。川陕苏区作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四川、陕西边界地区创建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遗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承载着的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将其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仅有利于发挥其化人育人的作用,还能使更多的大学生正确认识川陕苏区这段历史并积极投身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建设中。本文在通过文献法了解川陕苏区革命史以及学术界对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厘清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概念入手,论述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发挥丰富教育资源、增强实效性、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等作用,探索了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范式,提出了利用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本文共四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目的以及意义,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对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本章对资源、红色资源、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归纳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类型,分析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特点以及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第三章: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本章分析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然后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促进大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激励大学生投身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然后探索了利用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大无畏、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精神以及“四个意识”和“两个维护”思想的教育。第四章: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究。本章对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坚持求实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和普及川陕苏区革命史知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大学生在学习川陕苏区革命史中的主体作用;重视隐形教育,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坚持整合性原则,发挥川陕苏区红色资源教育合力。
【学位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重难点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一、川陕苏区红色资源概念与内涵
(一)资源的内涵
(二)红色资源的内涵
(三)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内涵
二、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类型
(一)革命旧址、遗址
(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及陈列馆
(三)优秀的人文创作
(四)革命精神
三、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特点
(一)政治鲜明性
(二)形式多样性
(三)空间分散性
(四)跨行政区域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
(二)列宁灌输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第三章 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二、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四)促进大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五)激励大学生投身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建设
三、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
(一)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依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二)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为依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以小河口会议纪念馆为依托进行革命大无畏精神教育
(四)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为依托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五)以两次反围攻胜利经验为依托进行实事求是精神教育
(六)以张国焘问题为反面教材进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教育
第四章 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坚持求实原则,研究和普及川陕苏区革命史知识
(一)大力推进川陕苏区学术研究
(二)编写一本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川陕苏区革命史简要读本
(三)鼓励高校教师深入学习川陕苏区革命史
二、坚持主体原则,发挥大学生在学习川陕苏区革命史中的主体作用
(一)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观能动性
(二)丰富大学生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三、重视隐形教育,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
(一)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拓展宣传途径
四、坚持整合性原则,发挥川陕苏区红色资源教育合力
(一)整合校地川陕苏区研究的智力资源,谋求共同发展
(二)整合各地川陕红色资源,谋求合作发展
(三)整合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人文自然资源,谋求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6017
【学位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重难点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一、川陕苏区红色资源概念与内涵
(一)资源的内涵
(二)红色资源的内涵
(三)川陕苏区红色资源内涵
二、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类型
(一)革命旧址、遗址
(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及陈列馆
(三)优秀的人文创作
(四)革命精神
三、川陕苏区红色资源的特点
(一)政治鲜明性
(二)形式多样性
(三)空间分散性
(四)跨行政区域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
(二)列宁灌输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
第三章 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二)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二、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四)促进大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五)激励大学生投身于川陕革命老区的建设
三、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
(一)以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为依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二)以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为依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以小河口会议纪念馆为依托进行革命大无畏精神教育
(四)以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为依托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五)以两次反围攻胜利经验为依托进行实事求是精神教育
(六)以张国焘问题为反面教材进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教育
第四章 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探究
一、坚持求实原则,研究和普及川陕苏区革命史知识
(一)大力推进川陕苏区学术研究
(二)编写一本适合大学生阅读的川陕苏区革命史简要读本
(三)鼓励高校教师深入学习川陕苏区革命史
二、坚持主体原则,发挥大学生在学习川陕苏区革命史中的主体作用
(一)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观能动性
(二)丰富大学生川陕苏区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
三、重视隐形教育,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中
(一)将川陕苏区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二)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拓展宣传途径
四、坚持整合性原则,发挥川陕苏区红色资源教育合力
(一)整合校地川陕苏区研究的智力资源,谋求共同发展
(二)整合各地川陕红色资源,谋求合作发展
(三)整合川陕苏区红色资源与人文自然资源,谋求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利民;黄涓;;论政府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作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2 陈俊;;网络时代红色文化的传播研究[J];新闻知识;2014年06期
3 陈晓静;;析岭南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20期
4 刘振强;王诗卉;;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有效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3年35期
5 陈岗;;川陕苏区首府巴中市红色革命遗址遗迹概述[J];党史文苑;2013年16期
6 郭少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途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肖发生;;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运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泰城;;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林莉;;红军精神与川陕苏区精神辨析[J];天府新论;2008年S1期
10 江泽民;;在上海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05期
本文编号:2886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86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