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生态殖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13:18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生态殖民作为一种非正义的手段,其带来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生态殖民”这一问题成了学界研究探讨的热点话题。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对生态殖民问题进行探析,有利于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视,在更好地使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共同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生态殖民问题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仅给全人类社会带来了生态方面的影响,而且日益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究其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性,以及全球化趋势使得生态殖民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盛行。有效解决生态殖民问题,应在深刻认识其本质、根源、危害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倡导环境外交、重视环境正义,提倡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生态环境新秩序。我国应积极主动学习和总结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反思生态殖民问题带来的教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道路,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倡导环保节能技术、提高绿色开发能力、打造社会绿色价值文化体系、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就目前而言,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且日益凸显,必将长期影响全体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因此,制止生态殖民行径以保护全球生态平衡势在必行,其具体举措还需进一步详细考察。时代背景不同,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应始终把握解决生态问题的核心要素,调和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之间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致力于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梦。
【学位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X2;A8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思想
        1.3.2 重点和难点
        1.3.3 创新与特色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生态殖民问题相关理论阐释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相关问题
        2.1.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
        2.1.2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意义
    2.2 生态殖民的相关问题
        2.2.1 生态殖民的界定
        2.2.2 生态殖民问题的当代表现
第三章 对生态殖民问题的分析及批判
    3.1 生态殖民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
        3.1.1 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1.2 发展中国家发展的矛盾性
        3.1.3 全球化所带来的一体化
    3.2 生态殖民问题带来的实际危害
        3.2.1 约束发达国家的长远发展
        3.2.2 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发展
        3.2.3 威胁全体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持续发展
    3.3 对生态殖民问题的批判
        3.3.1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对生态殖民问题的批判
        3.3.2 生态殖民问题存在的价值误导
第四章 应对生态殖民问题的对策分析
    4.1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4.1.1 构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4.1.2 牢筑和谐共存的自然观
        4.1.3 培育健康适度的消费观
    4.2 重塑生态为先的生产关系
        4.2.1 生产环节建立生态成本控制机制
        4.2.2 分配环节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4.2.3 在交换环节确立生态分工机制
        4.2.4 在消费环节实行生态再生产机制
    4.3 提倡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生态秩序
        4.3.1 提倡环境外交
        4.3.2 重视环境正义
第五章 生态殖民问题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5.1 生态殖民问题给中国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
        5.1.1 不可再生资源被大量损耗
        5.1.2 森林系统被破坏
        5.1.3 最大的“洋垃圾”转移国
        5.1.4 直接的环境污染
    5.2 从生态殖民问题中反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5.2.1 生态殖民问题给予中国选择绿色发展道路的启示
        5.2.2 绿色发展道路是解决生态殖民问题的内在要求
        5.2.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目标
    5.3 从生态殖民问题中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
        5.3.1 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5.3.2 完善生态法律法规制度
        5.3.3 积极探索绿色产业体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钰萌;;“十三五”时期生态文化产业迎来发展新契机[J];中国林业产业;2016年05期

2 ;我省又增4个“全国生态文化村”[J];吉林农业;2018年04期

3 路培;刘贺明;;衡水生态文化品牌构建模式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年09期

4 张亚楠;张辰旭;赵眉芳;;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文化与特色研究[J];林业科技;2017年06期

5 林安;;福建省4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J];就业与保障;2018年Z2期

6 崔之进;;基于生态语境的公共艺术发展趋势研究[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7 季芳;柯晶晶;;生态美学体系的时代建构——兼评袁鼎生教授新作《天生论美学》[J];南方文坛;2018年04期

8 赵业丽;;大学生生态文化教育现状及成因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年07期

9 张艳青;吴佩育;;衡水市县域生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河南农业;2018年17期

10 王梓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生态文化教育[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3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雪梅;生态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山居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3 宋秀葵;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生态文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任美娜;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5 王丹;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冉鸿燕;我国生态文化建设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李忠友;生态文化及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廖荣华;南山牧场区域生态文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雒文虎;黑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运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永杰;雕塑与生态—当代艺术家生态雕塑语言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2 吾斯曼江·托合提;论二十一世纪以来维吾尔族作家生态小说[D];新疆大学;2018年

3 夏宏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生态殖民”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4 高亮;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中共吉林省委党校;2018年

5 黄丹妮;论当代武侠小说的生态乌托邦追求[D];浙江师范大学;2017年

6 乌兰图雅;新世纪有关生态的蒙古族题材电影文化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7 王瑞阁;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科技创新生态化范式研究[D];江苏大学;2017年

8 李淑涵;珠海市文化林研究与规划[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9 王苗苗;探析生态民宿的传承与创新[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10 余迪;论生态美学的伦理诉求[D];武汉纺织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7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87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c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