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文章目录】: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一种共同体意识
1、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背景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作用
二、建构主义安全观:从安全困境到安全共同体
1、建构主义对安全困境的超越
2、建构安全共同体, 突破安全困境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1、“三级梯级”理论的适用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第一, 积极推进经济多边合作, 建立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 推动政治安全合作机制, 建立和平的安全共同体
第三, 促进文化交流纽带形成, 建立集体认同的共同体
四、结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门洪华;刘笑阳;;中国伙伴关系战略评估与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2期
2 王江丽;;非传统安全语境下的“安全共同体”[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3期
3 郑先武;“安全共同体”理论探微[J];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成效、困境及提升途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12期
2 吴乃兵;;国际关系中的学习现象: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J];学术交流;2015年11期
3 吴婷;;战略与信任的赤字——战略伙伴框架下的中加经济关系[J];理论月刊;2015年10期
4 王玉明;王沛雯;;多学科视域中的“共同体”范畴比较[J];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5期
5 王玉明;;城市群环境共同体:概念、特征及形成逻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6 Wang Chuanyi;;The Mohism,Confucianism,Taoism and the International Learning Model[J];学术界;2015年07期
7 孙伟;;“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基础及策略[J];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04期
8 郭琼;陈一一;;主导性国家与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兼谈美国重返东南亚对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影响[J];东南亚研究;2012年05期
9 王存刚;;国内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其中国化研究——进展与问题[J];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03期
10 金淳洙;韩献栋;;非传统安全合作与东北亚安全共同体的构建:基于中日韩环境安全合作进程的评价[J];当代亚太;2010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墨;;中韩关系升温与东北亚新局[J];南风窗;2014年15期
2 门洪华;刘笑阳;;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历史进程、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3 门洪华;;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4 陈志敏;彭重周;;比较欧盟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发展:一项初步的尝试[J];欧洲研究;2013年02期
5 李晨阳;;对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反思[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陶季邑;;美国学术界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伙伴外交战略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02期
7 阎学通;;或可考虑改变“不结盟”战略[J];领导文萃;2011年21期
8 李稻葵;;富国、穷国和中国——全球治理与中国的责任[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9 李承红;;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现状、问题与对策[J];俄罗斯研究;2009年01期
10 余潇枫;林国治;;论“非传统安全”的实质及其伦理向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丽慧;;建构主义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J];新西部;2018年35期
2 廖卫民;;新世界主义与对外传播战略——基于“传播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穹顶模型的理论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05期
3 陈积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论析[J];和平与发展;2018年04期
4 张永红;殷文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成、价值与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08期
5 徐艳玲;陈明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重建构[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6年07期
6 王欣;高庆涛;;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09期
7 匡列辉;张明;;共享发展: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路径[J];伦理学研究;2018年06期
8 杨宏伟;张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构及其建构[J];教学与研究;2018年11期
9 韩喜平;张霜;;在新的世界变革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J];文化软实力;2018年04期
10 钮文新;周毅;;40年40个瞬间32 2013年1月28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5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兰颖;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现代性建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2 吴言;建构主义视野下的“命运共同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3 赵艳妮;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理性自觉[D];西北大学;2018年
4 刘肖;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陈黎梅;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王霄;韩国在东亚命运共同体构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析[D];吉林大学;2018年
7 罗馨;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大场域探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8 张吕;习近平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探究[D];西南大学;2018年
9 蒲宇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10 周舟;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审视[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887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8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