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22:4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也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农村妇女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与法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农村妇女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有效保障。2005年我国重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首次将男女平等作为基本国策写入法律,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强调妇女权益本质上是基本人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再次予以强调。整体来看,我国妇女权益保障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女性幸福感指数也在不断上升。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村妇女在人口总数中占比较大,仍被视为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而妇女权益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尺度。因此,保障女村妇女的基本权益十分重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综合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借鉴学术界有关女村妇女权益保障理论研究的有益成分,对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文首先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涵、形成过程以及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等,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界定了妇女权益的内涵以及其本质。其次,本文深刻分析了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农村女性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参政率整体偏低,受教育机会较少,以及农村妇女人身安全方面依然受到严重威胁等,是目前我国农村女性权益保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传统观念的束缚,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低,缺乏自主意识等。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相应原则与路径。进一步落实男女权利平等原则,遵循法律保障原则,促进妇女发展原则;夯实农村妇女发展的思想基础,保障农村妇女人身权利与婚姻家庭权益,促进农村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保障农村妇女的劳动权,以及土地保障权。
【学位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442.6;D92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农村妇女权益保障概述
    2.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概述
        2.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含义
        2.1.2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内容
        2.1.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过程
    2.2 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概述
        2.2.1 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内容
        2.2.2 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特征
        2.2.3 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作用
第3章 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问题及其原因
    3.1 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3.1.1 劳动权益保障不充分
        3.1.2 政治权利保障不完善
        3.1.3 受教育权益保障不足
        3.1.4 人身权益保障不够
        3.1.5 土地权益遭受损害
    3.2 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成因
        3.2.1 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制约
        3.2.2 农村妇女基本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
        3.2.3 农村妇女主体意识薄弱
        3.2.4 农村妇女经济上对男性过度依附
        3.2.5 农村人口整体素质较低
第4章 完善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原则以及实现路径
    4.1 完善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原则
        4.1.1 男女权利平等原则
        4.1.2 依法保障原则
        4.1.3 促进女性发展原则
    4.2 完善我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的实现路径
        4.2.1 夯实农村妇女发展的思想基础
        4.2.2 保障农村妇女的劳动权
        4.2.3 促进农村妇女政治权利的实现
        4.2.4 提高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
        4.2.5 保障农村妇女人身权益
        4.2.6 保障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素;姜慧斌;;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7期

2 李和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法律探讨[J];前沿;2012年08期

3 赵志国;;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法律探析[J];衡水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冯梅英;;也看农村妇女失地现象[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5 丁彩生;;浅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与对策[J];南方农业;2017年24期

6 李佳勋;郭振笔;;中国当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7 李和平;;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现状及对策[J];兰州学刊;2013年04期

8 计红;;论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J];南方农村;2013年04期

9 崔巧云;;推行“1+N”精准扶贫 放大创业品牌带动效应[J];科学中国人;2016年33期

10 孙雅茹;邢雪;;中国农村妇女参政制约因素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年S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燕智文;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视角下的中国农村妇女权益保障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8年

2 范露;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责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吴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4 傅毓群;郴州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赵雪静;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2年

6 李娜;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被侵害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7 张丽;社会性别视角下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D];安徽大学;2015年

8 王伟琴;对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修订及上海施行现状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黎瑞媚;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10 霍丹丹;论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93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93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