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溢出效应中政治文化的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02:01
税收体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除了产生经济效应之外,还将对政治、社会、文化等非经济领域造成非预期性影响,本文将这种影响定义为税收溢出效应,并重点研究其中政治文化的塑造过程。为此,本文以政治文化中的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为分类,逐一分析了税收溢出效应在政治文化领域的塑造机制和效果,并据此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塑造进路提出建议。首先,税收溢出效应在体系文化层面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对政治认同的塑造上,税收体制以角色社会化中角色权利与义务的明确为塑造机制,推动国家、体制和政府的三重认同变迁,其中认同的提高为其正效应。在国家认同方面,直接税和间接税的不同特征通过公民税负感差异,影响其主权者观念,而中央与地方关于税收管理权的博弈则影响了国家认同的指向,通过税收所蕴含的权力属性塑造着公民对共同体的认知和想象。在体制认同方面,体制认同以权利观和义务观为基础,其中征税权的演变彰显着权利观念的革新,而征税方式则推动着义务观念的变迁,共同激起体制认同。在政府认同方面,税收体制带来的利益认知是其基本影响因素,通过对税收决策制定、执行和评价三个阶段中公民权利的保障,加强利益感知程度,以提高政府认同。其次,税收溢出效...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税收溢出效应和政治文化的基础理论
2.1 税收与税收溢出效应
2.1.1 从税收到税收体制
2.1.2 税收体制的构成
2.1.3 税收溢出效应
2.2 政治文化的系统性阐释
2.2.1 政治文化的多种界定
2.2.2 政治文化的结构
2.3 税收溢出效应与政治文化的构成性关系
2.3.1 在体系文化层面的溢出:以角色权利与义务的明确为机制
2.3.2 在过程文化层面的溢出:以角色关系的改变为机制
2.3.3 在政策文化层面的溢出:以角色定位和非正式期待为机制
第3章 体系文化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中政治认同的三重变迁
3.1 政治认同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在体系层面的体现
3.1.1 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
3.1.2 税收体制推动政治认同的三重变迁:国家、体制与政府
3.2 国家认同的形塑:主权者意识与国家想象
3.2.1 直接纳税人和间接纳税人的区分:具体主权者与抽象主权者的身份意识
3.2.2 央地税收管理权博弈下的国家想象
3.3 体制认同的整合:权利观念与公民义务
3.3.1 以权利观与义务观为基础的体制认同
3.3.2 征税权的演变与权利观念的革新
3.3.3 征税方式与公民义务:积极与消极
3.4 政府认同的形成:税收体制下的利益认知
3.4.1 利益认知的基石:税收决策参与权
3.4.2 政策执行中的利益观念:纳税服务与税收救济
3.4.3 反馈机制中公民利益感知的提升
第4章 过程文化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参与感的双层演变
4.1 公民参与感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在过程层面的体现
4.1.1 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偏好
4.1.2 税收体制影响公民参与感的双层演变:能力感与信任感
4.2 基于可用策略的公民能力感演变
4.2.1 征税过程的开放路径
4.2.2 公民的策略组合与结果反馈
4.2.3 公民能力感在路径开放中的提升
4.3 基于税收体制发展的公民信任感演变
4.3.1 现代税收体制的发展趋势:民主化与去人为化
4.3.2 民主化:信任感的自我复归
4.3.3 去人为化:私意空间的消除
第5章 政策文化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社会理想的内在变动
5.1 社会理想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在政策层面的体现
5.1.1 税收溢出效应中向公民传递的政策理念
5.1.2 税收体制引导社会理想的内在变动:目标与路径
5.2 理想目标的确定
5.2.1 税收立法中的博弈与均衡
5.2.2 教化与引导:税收体制的修正作用
5.2.3 保障与实现:税收体制的支持作用
5.3 路径选择的倾向
5.3.1 激进与改良:税制结构区分下的风险偏好差异
5.3.2 守夜人与规划者:公众认知中的的政府角色定位
5.3.3 集中与分散:央地博弈下的社会共识
第6章 税收溢出效应中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塑造的进路
6.1 以权责划分巩固政治认同
6.1.1 公民的权与责:立法参与权和直接税建设
6.1.2 明晰央地权责划分与公民政治认同的指向
6.2 以改善税收体验提升公民参与感
6.2.1 税收参与路径培养公民能力感
6.2.2 以现代化征管方式打造公民信任感的基础
6.3 以税收功能创新培育社会理想
6.3.1 税制结构的目标调整与社会理想的演变
6.3.2 政府税收权力的效能影响公民政策偏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291368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税收溢出效应和政治文化的基础理论
2.1 税收与税收溢出效应
2.1.1 从税收到税收体制
2.1.2 税收体制的构成
2.1.3 税收溢出效应
2.2 政治文化的系统性阐释
2.2.1 政治文化的多种界定
2.2.2 政治文化的结构
2.3 税收溢出效应与政治文化的构成性关系
2.3.1 在体系文化层面的溢出:以角色权利与义务的明确为机制
2.3.2 在过程文化层面的溢出:以角色关系的改变为机制
2.3.3 在政策文化层面的溢出:以角色定位和非正式期待为机制
第3章 体系文化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中政治认同的三重变迁
3.1 政治认同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在体系层面的体现
3.1.1 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
3.1.2 税收体制推动政治认同的三重变迁:国家、体制与政府
3.2 国家认同的形塑:主权者意识与国家想象
3.2.1 直接纳税人和间接纳税人的区分:具体主权者与抽象主权者的身份意识
3.2.2 央地税收管理权博弈下的国家想象
3.3 体制认同的整合:权利观念与公民义务
3.3.1 以权利观与义务观为基础的体制认同
3.3.2 征税权的演变与权利观念的革新
3.3.3 征税方式与公民义务:积极与消极
3.4 政府认同的形成:税收体制下的利益认知
3.4.1 利益认知的基石:税收决策参与权
3.4.2 政策执行中的利益观念:纳税服务与税收救济
3.4.3 反馈机制中公民利益感知的提升
第4章 过程文化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参与感的双层演变
4.1 公民参与感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在过程层面的体现
4.1.1 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对政治过程的参与偏好
4.1.2 税收体制影响公民参与感的双层演变:能力感与信任感
4.2 基于可用策略的公民能力感演变
4.2.1 征税过程的开放路径
4.2.2 公民的策略组合与结果反馈
4.2.3 公民能力感在路径开放中的提升
4.3 基于税收体制发展的公民信任感演变
4.3.1 现代税收体制的发展趋势:民主化与去人为化
4.3.2 民主化:信任感的自我复归
4.3.3 去人为化:私意空间的消除
第5章 政策文化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中公民社会理想的内在变动
5.1 社会理想的塑造:税收溢出效应在政策层面的体现
5.1.1 税收溢出效应中向公民传递的政策理念
5.1.2 税收体制引导社会理想的内在变动:目标与路径
5.2 理想目标的确定
5.2.1 税收立法中的博弈与均衡
5.2.2 教化与引导:税收体制的修正作用
5.2.3 保障与实现:税收体制的支持作用
5.3 路径选择的倾向
5.3.1 激进与改良:税制结构区分下的风险偏好差异
5.3.2 守夜人与规划者:公众认知中的的政府角色定位
5.3.3 集中与分散:央地博弈下的社会共识
第6章 税收溢出效应中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塑造的进路
6.1 以权责划分巩固政治认同
6.1.1 公民的权与责:立法参与权和直接税建设
6.1.2 明晰央地权责划分与公民政治认同的指向
6.2 以改善税收体验提升公民参与感
6.2.1 税收参与路径培养公民能力感
6.2.2 以现代化征管方式打造公民信任感的基础
6.3 以税收功能创新培育社会理想
6.3.1 税制结构的目标调整与社会理想的演变
6.3.2 政府税收权力的效能影响公民政策偏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2913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1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