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缅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17:33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现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已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据统计,截至2019年3月底,中国已与125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3份合作文件;2013-2018年,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合作机制和平台,为提升沿线国家经贸领域合作水平。“一带一路”是中国为促进全球开放合作,改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贡献的中国方案。中国周边国家就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和优先选择,而缅甸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选取了“一带一路”上的节点国家——缅甸,深入分析了中缅两国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关系发展。在说明大国与小国之间关系的相互依赖性的基础上,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复杂性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研究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论证。具体来说,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和创新与不足。第二部为“一带一路”与中缅关系的相关理论,包括对“一带一路”的概念解释、相关理论阐释和中缅关系发展概况。第三部分... 

【文章来源】: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及不足
        1.4.1 创新
        1.4.2 不足
2 “一带一路”与中缅关系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一带一路”的理论涵义
        2.1.2 “一带一路”的现实价值
    2.2 相关理论
        2.2.1 国家间相互依赖理论
        2.2.2 中国平等互信与互利共赢外交思想
    2.3 中缅关系发展概况
        2.3.1 中缅关系具有深厚历史积淀
        2.3.2 中缅之间合作潜力巨大
3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缅关系的新发展
    3.1 中缅之间传统双边合作模式
    3.2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缅关系发展的战略意义
        3.2.1 中缅两国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3.2.2 中缅友好关系有利于营造和平的周边环境和稳定的地区秩序
        3.2.3 中缅友好关系的发展对改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现状起积极作用
    3.3 中缅关系的新发展
        3.3.1 政策沟通方面
        3.3.2 设施联通方面
        3.3.3 贸易畅通方面
        3.3.4 资金融通方面
        3.3.5 民心相通方面
4 “一带一路”视域下影响中缅关系发展的因素审视
    4.1 微观因素
        4.1.1 缅甸国内的投资环境
        4.1.2 缅甸“民地武”等民族问题的影响
        4.1.3 中国企业的形象
    4.2 宏观因素
        4.2.1 缅甸对“一带一路”的态度
        4.2.2 缅甸的外交政策和政局稳定性
    4.3 大国博弈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4.3.1 美国因素
        4.3.2 日本因素
        4.3.3 印度因素
        4.3.4 东盟因素
5 “一带一路”视域下促进中缅关系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展望
    5.1 以加强政策沟通达成新合作共识
        5.1.1 推进两国互信机制的建立,使两国发展战略和政策充分对接
        5.1.2 加强两国党际交流,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
        5.1.3 中国对缅甸“民地武”问题应适当参与,优化战略实施环境
    5.2 以深化经济合作释放合作潜力
        5.2.1 加强重点项目和领域的合作,制定“早期收获”计划
        5.2.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监管协调机制
        5.2.3 加强对企业海外贸易投资理念和行为针对性和规范性培训,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3 以强化民心相通奠定合作的民意基础
        5.3.1 开展多样文化活动,深化人才交流合作
        5.3.2 加强两国旅游合作,提高两国民众交流便利化水平
        5.3.3 加强与缅甸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合作,与政府间合作形成互补
        5.3.4 重视两国智库间的交流,以增强两国关系的务实性和可持续性
        5.3.5 发挥在缅华侨的文化纽带作用,积极对缅民间做好宣传工作
    5.4 “一带一路”视域下对中缅关系的展望
        5.4.1 中缅友好关系主调没有变
        5.4.2 中缅关系的发展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17年东南亚国家“一带一路”五通指数解读[J]. 陈艺元.  东南亚研究. 2019(01)
[2]论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新进展[J]. 付永丽.  红河学院学报. 2018(06)
[3]1949—1954年中缅关系再议(英文)[J]. 梁志,栗长江.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02)
[4]缅甸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挑战[J]. 孙倩,贺磊.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08)
[5]睦邻友好的见证——中外联合勘界纪念章[J]. 周继厚.  云南档案. 2018(04)
[6]“一带一路”倡议下中缅合作困境及对策[J]. 姜秀敏,梁译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7]缅北冲突对“一带一路”在缅推进的影响机理[J]. 张晓伟,胡志丁,何有麟,何琴.  世界地理研究. 2018(02)
[8]缅甸政治转型与吴登盛政府对华政策调整[J]. 李晨阳,张添.  东南亚研究. 2018(02)
[9]“一带一路”倡议构想背景下云南企业在缅甸、老挝、越南的投资法律状况[J]. 熊殷泉.  法制与社会. 2018(01)
[10]“一带一路”对接缅甸水资源开发新思路研究[J]. 朴光姬,李芳.  南亚研究. 2017(04)

博士论文
[1]中国平等互信外交思想研究[D]. 杨晓光.辽宁大学 2016
[2]中缅跨境民族问题研究[D]. 杨得志.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冷战后中缅印三边关系研究[D]. 阮金之.暨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缅关系研究[D]. 唐黎.广西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5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5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