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甘南实地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18 17:5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引导各族人民群众保持在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清思想迷雾、坚定理想信念,已成为一个必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关乎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和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遵循。西北藏区地处边远的山区,地理区位相对特殊、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滞后、民族文化相对独立、宗教风俗较为强烈、意识形态复杂多样,这种种因素不但影响着西北藏区人民群众接触、理解、掌握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意愿和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首先从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阐述了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何以可能和必要的问题。而后以甘南地区为例,通过入户访谈等方式,就西北藏区人民群众关于信仰的认识情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认知情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渠道情况以及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因素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调研,进一步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方面分析了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和问题根源,并以此为依据,试图深入探讨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策略。西北藏区马...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2.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1.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2.1.2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性
2.1.3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性
2.2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2.2.1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原则
2.2.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3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民族理论在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与发展
第3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3.1 组织基础
3.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1.2 党的正确领导为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
3.2 制度基础
3.2.1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2.2 社会主义制度为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
3.3 文化基础
3.3.1 藏传佛教价值取向的现代转换
3.3.2 藏传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契合点
第4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4.1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情况—以甘南地区为例
4.1.1 调研说明
4.1.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4.1.3 调研结果分析
4.2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4.2.1 主体困境:认知意识淡薄
4.2.2 客体困境:思想意识多样化
4.2.3 介体困境:传播方式有待改进
4.2.4 环体困境:认知环境的复杂性
4.3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根源
4.3.1 社会、经济、教育相对落后
4.3.2 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4.3.3 多元文化发展引发文化冲突
第5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寻
5.1 优化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主体的建设
5.1.1 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5.1.2 强化基础教育队伍建设
5.1.3 持之以恒抓好民生问题
5.2 促进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客体的发展
5.2.1 发挥人民实践主体作用
5.2.2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3 加强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介体的创新
5.3.1 宣传方式现代化
5.3.2 宣传形式民族化
5.3.3 宣传话语本土化
5.4 推动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环体的改善
5.4.1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4.2 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与路径[J]. 余守萍. 广西社会科学. 2018(05)
[2]试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体系[J]. 吴月刚,肖锐,金炳镐. 民族研究. 2017(06)
[3]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与策略[J]. 吴小军,张然.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4]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制度自觉的内在联动性[J]. 孙莉萍,郭凤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 刘艳玲.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4)
[6]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J]. 何玲玲.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3)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实效评价[J]. 唐剑,吴传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2)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话语难题及消解[J]. 王丹丹.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06)
[9]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J]. 孙莉萍,郭凤志.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6)
[10]舆情突发事件演化探析——基于意见领袖引导作用视角[J]. 陈福集,陈婷. 情报资料工作. 2015(02)
博士论文
[1]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D]. 刘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2]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问题研究[D]. 李燕.兰州大学 2016
[3]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王华杰.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 黄家周.西南交通大学 2015
[5]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廖金香.湖南师范大学 2015
[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 王璜.扬州大学 2015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 李春会.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民族地区妇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董春华.西南大学 2014
[2]少数民族地区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黄远卓.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5388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依据
2.1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2.1.1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2.1.2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性
2.1.3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殊性
2.2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2.2.1 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原则
2.2.2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2.3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主要内容
2.3.2 民族理论在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运用与发展
第3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
3.1 组织基础
3.1.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1.2 党的正确领导为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政治保证
3.2 制度基础
3.2.1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2.2 社会主义制度为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制度保障
3.3 文化基础
3.3.1 藏传佛教价值取向的现代转换
3.3.2 藏传佛教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契合点
第4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
4.1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情况—以甘南地区为例
4.1.1 调研说明
4.1.2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4.1.3 调研结果分析
4.2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4.2.1 主体困境:认知意识淡薄
4.2.2 客体困境:思想意识多样化
4.2.3 介体困境:传播方式有待改进
4.2.4 环体困境:认知环境的复杂性
4.3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根源
4.3.1 社会、经济、教育相对落后
4.3.2 宗教信仰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4.3.3 多元文化发展引发文化冲突
第5章 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寻
5.1 优化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主体的建设
5.1.1 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5.1.2 强化基础教育队伍建设
5.1.3 持之以恒抓好民生问题
5.2 促进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客体的发展
5.2.1 发挥人民实践主体作用
5.2.2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3 加强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介体的创新
5.3.1 宣传方式现代化
5.3.2 宣传形式民族化
5.3.3 宣传话语本土化
5.4 推动西北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环体的改善
5.4.1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4.2 正确处理宗教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基础与路径[J]. 余守萍. 广西社会科学. 2018(05)
[2]试论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体系[J]. 吴月刚,肖锐,金炳镐. 民族研究. 2017(06)
[3]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境遇与策略[J]. 吴小军,张然.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6)
[4]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众制度自觉的内在联动性[J]. 孙莉萍,郭凤志.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5]少数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J]. 刘艳玲.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4)
[6]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与当代启示[J]. 何玲玲.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6(03)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模式及其实效评价[J]. 唐剑,吴传一.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2)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话语难题及消解[J]. 王丹丹.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06)
[9]制度自觉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思考[J]. 孙莉萍,郭凤志. 思想教育研究. 2015(06)
[10]舆情突发事件演化探析——基于意见领袖引导作用视角[J]. 陈福集,陈婷. 情报资料工作. 2015(02)
博士论文
[1]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D]. 刘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2]西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实问题研究[D]. 李燕.兰州大学 2016
[3]青海藏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王华杰.大连海事大学 2016
[4]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D]. 黄家周.西南交通大学 2015
[5]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廖金香.湖南师范大学 2015
[6]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 王璜.扬州大学 2015
[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D]. 李春会.东北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民族地区妇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董春华.西南大学 2014
[2]少数民族地区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 黄远卓.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853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98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