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协商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

发布时间:2021-01-31 07:08
  新型政党制度概念的提出,对于如何向国内外展示政党制度效能作用,有效宣传解读我国政党制度,既是个契机也是个挑战。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而新型政党制度能否成为国内全体公民的核心价值认同和在世界范围内赢得话语权,同样有赖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新时代,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密不可分,两者应在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深的程度实现融合与协同发展。政党协商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中树起标杆;要充分发挥协商效能以提升政党制度话语权;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参政党的协商能力。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要在国内融入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赢得话语权,都必须有长效制度和机制来作保障,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建设和发展是重中之重。 

【文章来源】: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6)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协商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话语权


民主党派党派/团体/界别/阶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温岭模式”到浙江特色——浙江省各地探索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及启示[J]. 杨卫敏.  观察与思考. 2016(07)
[2]参政党协商能力建设初探[J]. 杨卫敏.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2)
[3]参政党党建理论建设刍议[J]. 杨卫敏.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2)
[4]基层协商民主应是我国协商民主建设的重中之重[J]. 杨卫敏.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5)
[5]“中国模式”是与非[J]. 张弘.  博览群书. 2011(04)
[6]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J]. 林尚立.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05)



本文编号:3010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10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9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