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平衡:中美在东亚的共处之道
发布时间:2021-02-20 07:27
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更加迫切需要新的中美东亚共处之道,以指导双方在这一地区实现良性共存,而不是恶性竞争。中美应该以利益平衡为基础实现在东亚共处,但基于正义的差异性原则,利益平衡并不意味着中美在东亚地位以及相应权利义务的完全相等,而是应该以维护地区整体利益为前提,根据地区身份的不同对两国在地区秩序中的权利义务予以差异化的安排。未来中美东亚关系以及其他相关国家间关系应以两个原则为指导:第一,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对地区秩序的构建承担首要责任,并在不与地区整体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主张其政治、安全和经济等利益。第二,如果地区外国家(如美国)的行为有利于东亚地区整体利益,应被允许和鼓励参与地区秩序的构建。视东亚为其全球霸权基础的美国不会满意这一安排,但这不应成为阻碍构建中美东亚新关系与地区新秩序的阻碍,也不意味着上述原则是不现实的。中国可以也应该在两国实力逐渐走向平衡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地区秩序主张。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部分图文】:
中美GDP与双边关系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美战略竞争[J]. 吴心伯.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05)
[2]新铁幕抑或新冷战:美中关系现状及中国应对之道[J]. 于海洋,马跃. 社会科学. 2020(04)
[3]中美战略竞争与未来国际秩序的转换[J]. 徐进.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12)
[4]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的东亚经济融合[J]. 潘晓明. 国际问题研究. 2019(04)
[5]中美亚太“竞争性共处”模式探析[J]. 杨文静. 现代国际关系. 2019(03)
[6]澳大利亚“印太”战略观:内涵、动因和前景[J]. 许少民. 当代亚太. 2018(03)
[7]容纳中国崛起——世界秩序视角下的美国责任及其战略抉择[J]. 李开盛.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11)
[8]中日关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定位、模式选择及制约因素[J]. 郭锐,苏红红. 现代日本经济. 2017(06)
[9]亚洲共同体概念的回溯与展望[J]. 章立明. 学术界. 2017(07)
[10]开放的地区主义:中国地区合作的新路径[J]. 韩爱勇. 教学与研究. 2017(06)
本文编号:3042445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8 页
【部分图文】:
中美GDP与双边关系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美战略竞争[J]. 吴心伯.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05)
[2]新铁幕抑或新冷战:美中关系现状及中国应对之道[J]. 于海洋,马跃. 社会科学. 2020(04)
[3]中美战略竞争与未来国际秩序的转换[J]. 徐进.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9(12)
[4]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的东亚经济融合[J]. 潘晓明. 国际问题研究. 2019(04)
[5]中美亚太“竞争性共处”模式探析[J]. 杨文静. 现代国际关系. 2019(03)
[6]澳大利亚“印太”战略观:内涵、动因和前景[J]. 许少民. 当代亚太. 2018(03)
[7]容纳中国崛起——世界秩序视角下的美国责任及其战略抉择[J]. 李开盛.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11)
[8]中日关于东亚经济合作的战略定位、模式选择及制约因素[J]. 郭锐,苏红红. 现代日本经济. 2017(06)
[9]亚洲共同体概念的回溯与展望[J]. 章立明. 学术界. 2017(07)
[10]开放的地区主义:中国地区合作的新路径[J]. 韩爱勇. 教学与研究. 2017(06)
本文编号:3042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4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