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01:42
对利益的探索和追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利益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形态变迁的原动力,无论是国家富强、社会繁荣抑或是个体幸福,都离不开利益二字。利益原则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重要根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通过对物质利益的探究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又借助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思想武器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利益理论。除第一章绪论部分和结语外,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利益理论的形成过程与基本内容。首先,他们研究利益理论有其独特的视角,马克思恩格斯侧重于对利益主体的研究,并善于运用逻辑分析法和阶级分析法去解析利益问题;其次,马克思恩格斯利益理论也经历了初探、开拓、完善这一循序渐进的演进过程;再次,马克思恩格斯还探讨了需要与利益、分工与利益、国家与利益之间的的内在关联。第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苏联和中国的继承与发展。具体梳理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经典作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第三,阐明了物质利益在唯物史观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4.?2?2000-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研究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J]. 吕世荣,谭培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J]. 郭建.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4)
[3]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J]. 赵永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创新思想[J]. 唐国琪.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9)
[5]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J]. 刘东生. 求是. 2007(03)
[6]依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 孙佑海.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2)
[7]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刘松涛,郭谊.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1)
[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问题[J]. 侯远长. 中州学刊. 2007(01)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及其主要功能[J]. 李琳,赵惜群. 求索. 2006(12)
[10]“动力的动力”问题研究回顾与反思[J]. 赵绥生.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论当前中国经济利益关系失衡[D]. 易淼.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D]. 焦奎.武汉大学 2013
[3]中国利益分享关系演变与发展研究[D]. 吕海升.吉林大学 2012
[4]改制企业职工权益变动及相应对策研究[D]. 高云飞.吉林大学 2012
[5]当代中国国家利益观研究[D]. 高兴伟.辽宁大学 2012
[6]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D]. 常开霞.中央民族大学 2009
[7]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D]. 卢斌.武汉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研究[D]. 刘聪.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其现实启示[D]. 赵铁链.西南大学 2012
[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研究[D]. 李小伟.安徽大学 2012
[4]实践哲学视野下的利益观研究[D]. 赵振宇.西南政法大学 2011
[5]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当代建构[D]. 韩梦.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范畴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 林桦.黑龙江大学 2008
[7]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利益集团因素[D]. 谷诚.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6576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4.?2?2000-201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益”研究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J]. 吕世荣,谭培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环境问题与社会主义[J]. 郭建. 科学社会主义. 2008(04)
[3]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J]. 赵永忠.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4]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创新思想[J]. 唐国琪.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9)
[5]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自环境演化研究的启示[J]. 刘东生. 求是. 2007(03)
[6]依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J]. 孙佑海. 中国行政管理. 2007(02)
[7]人与自然关系视野中的和谐社会[J]. 刘松涛,郭谊.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7(01)
[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几个问题[J]. 侯远长. 中州学刊. 2007(01)
[9]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及其主要功能[J]. 李琳,赵惜群. 求索. 2006(12)
[10]“动力的动力”问题研究回顾与反思[J]. 赵绥生.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博士论文
[1]论当前中国经济利益关系失衡[D]. 易淼.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思想的历史考察[D]. 焦奎.武汉大学 2013
[3]中国利益分享关系演变与发展研究[D]. 吕海升.吉林大学 2012
[4]改制企业职工权益变动及相应对策研究[D]. 高云飞.吉林大学 2012
[5]当代中国国家利益观研究[D]. 高兴伟.辽宁大学 2012
[6]我国社会转型期民族利益协调研究[D]. 常开霞.中央民族大学 2009
[7]当代中国社会各利益群体分析[D]. 卢斌.武汉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研究[D]. 刘聪.山东师范大学 2013
[2]论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其现实启示[D]. 赵铁链.西南大学 2012
[3]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利益观教育研究[D]. 李小伟.安徽大学 2012
[4]实践哲学视野下的利益观研究[D]. 赵振宇.西南政法大学 2011
[5]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当代建构[D]. 韩梦.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范畴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 林桦.黑龙江大学 2008
[7]美国外交决策中的利益集团因素[D]. 谷诚.武汉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46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4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