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互动发展

发布时间:2021-04-21 12:08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过初创、发展和完善等阶段,经济法最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我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最高立法机关公开确认经济法的国家。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法学作为社会主义法学体系的一个分支学科也随之形成。中国经济法学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法律和法学等特殊环境的产物,它以市场和政府关系法治化为主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性和民族个性。学者应当结合新时代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现实,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的法学理论,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实现中国经济法学的勃兴。 

【文章来源】:地方立法研究. 2018,3(06)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一) 产生阶段
        1. 外资企业法
        2. 经济合同法
        3. 国有企业法
        4. 税法
        5. 自然资源法
        6. 环境保护法
    (二) 发展阶段
        1. 竞争法
        2. 消费者保护法
        3. 劳动法
        4. 自然资源法
        5. 财政法
        6. 金融法
    (三) 完善阶段
        1.2012年以来修改的法律
        2.2012年以来新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
二、中国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一) 初创时期
    (二) 经济转型时期
    (三)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时期
三、决定中国经济法未来发展的因素
    (一) 经济因素
    (二) 社会因素
    (三) 政治因素
    (四) 法律因素
    (五) 法学因素
四、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方向
    (一) 中国经济法学的基本任务
    (二) 中国经济法学的展望
        1. 必须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点
        2. 必须以现实的法律制度为对象
        3.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和整体主义
        4. 必须以社会学法学为理论基础
        5. 必须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济行政法理论探源——经济法语境下的经济行政法[J]. 薛克鹏.  当代法学. 2013(05)
[2]从法学的不自足到法律经济学的推进——兼论法律经济学课程的设置[J]. 周林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之一[J]. 王宁.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4]经济体制转变中的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J]. 王保树.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7(06)



本文编号:3151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151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