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 ——以民事审判权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5 10:44
  司法权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的,对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社会纠纷予以处理与解决,并通过法律的适用使国家意志得以贯彻的一种国家权力。从权力关系角度看,它是以国家为权力主体,以包括纠纷当事人在内的一般社会成员为权力对象的一种合法的支配-服从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结构下,司法权都具有纠纷解决功能、社会控制与社会整合三项基本的社会功能,这根源于社会系统在社会纠纷问题上对纠纷解决、社会控制以及社会整合的功能需求。中国社会的转型进程构成了司法权社会功能的结构语境,并制约着司法权自身的变迁。以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改革为分界点,中国社会的结构发生了转型。改革前的中国社会形成一种“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国家与社会高度同一,国家在再分配体制基础上对社会实行全方位的控制,通过单位等总体性组织使得无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都高度依附于国家;社会利益结构呈现出同质化、僵化的特征。中国总体性社会全面确立起一种国家本位的政法传统,在司法上具体体现为“人民司法”传统。“人民司法”传统下的司法权以其权力主体——国家为本位,并通过全面贯彻群众路线取得其合法性。改革开启了中国社会的转型进程,总体性的社会结构发生分化,国家...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为什么研究司法权的社会功能
    二、 司法权功能研究现状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 创新之处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司法权及其社会功能的一般理论
    一、 司法权
        (一) 司法
        (二) 司法权
    二、 司法权的社会功能
        (一) 司法权的纠纷解决功能
        (二) 司法权的社会控制功能
        (三) 司法权的社会整合功能
第二章 社会结构转型与司法权变迁
    一、 社会转型前的总体性社会与人民司法
        (一) 总体性社会结构
        (二) 政法传统下的人民司法
    二、 社会转型——社会结构分化与人民司法现代化
        (一) 社会结构分化
        (二) 人民司法现代化
第三章 社会转型进程中司法权的社会功能
    一、 总体性社会司法权的社会功能
        (一) 司法权的纠纷解决功能——作为调解的司法
        (二) 司法权的社会控制功能——通过政策的社会控制
        (三) 司法权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司法教育的整合
    二、 转型社会司法权的社会功能
        (一) 司法权的纠纷解决功能——纠缠于调解与判决之间的司法
        (二) 司法权的社会控制功能——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
        (三) 司法权的社会整合功能——通过法律社会化的整合
第四章 转型社会司法权的功能障碍及其克服
    一、 转型社会司法权的功能障碍
        (一) 纠纷解决与社会控制之间的张力
        (二) 社会解组
        (三) 司法权的合法性危机
    二、 司法权功能障碍的克服
        (一) 司法权功能障碍的社会根源
        (二) 司法改革新动向
        (三) 司法权重建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政法传统中的民主集中制[J]. 侯猛.  法商研究. 2011(01)
[2]司法权的性质与功能——兼论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统一[J]. 黄耀升.  今日南国(中旬刊). 2010(11)
[3]当代中国的司法改革:成就、问题与出路——以人民法院为中心的分析[J]. 夏锦文.  中国法学. 2010(01)
[4]纠纷与秩序——通过纠纷解决所实现的社会控制[J]. 王鑫.  政法论坛. 2010(01)
[5]论当代中国司法权功能的异化[J]. 樊虹.  法制与社会. 2010(01)
[6]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J]. 侯猛.  法商研究. 2009(06)
[7]司法职能分层目标下的高层法院职能转型——以民事再审级别管辖裁量权的行使为契机[J]. 傅郁林.  清华法学. 2009(05)
[8]走出移植西法困境 回归人民司法传统——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实证评析[J]. 蔡维力,张爱军.  法学评论. 2009(04)
[9]人民法院司法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进程[J]. 张文显.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9(03)
[10]论纠纷的构成机理及其主要特征[J]. 赵旭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02)

博士论文
[1]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 武红羽.吉林大学 2008
[2]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过程研究[D]. 鲁强.中国政法大学 2008
[3]论“国家—社会”框架下的中国法学研究[D]. 侯瑞雪.吉林大学 2007
[4]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 马国强.吉林大学 2007
[5]断裂与延续—人民法院建设(1978~2005)[D]. 何永军.四川大学 2007
[6]建国初期刑事诉讼制度研究[D]. 张爱军.重庆大学 2007
[7]法院调解论[D]. 闫庆霞.中国政法大学 2004
[8]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 迟日大.东北师范大学 2003
[9]民事司法改革论纲[D]. 景汉朝.西南政法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现代司法的政治功能研究[D]. 陈华.四川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2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12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