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17:42
  对历史上任何一场民众参与的集体暴力活动的源起研究,都不应该只停留在“环境决定”或是“普遍规律”的讨论层面。如果将关注重点放在历史进程中的“人”身上,以微观的视角观察人际或是群际之间的具体互动过程,就会发现以往很多归之为“原因”的论说其实并不一定与我们看到的“结果”存在必然的关系。山西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便是极其剧烈的暴力活动和杀戮行为,如何解释这一过程学界其实并没有进行过较为细致的探讨。本文以“接触性”为切入点来分析地方社会的暴力活动,便是基于对义和团运动的研究过于看重“背景”和“影响”,而轻视“过程”的研究范式的反思。因为对暴力活动过程的关注,才会在“求真求实”的原则下,更为深刻地检验以往所探究的“背景”和“影响”的准确性和说明程度。而对于山西的义和团运动兴起原因的讨论,以往研究的重点,诸如因物质利益冲突而来的传教士干预诉讼,或是因文化冲突而来的反教流言等反面的影响,在具体的历史时空里,这些情形或许只是山西民众“仇洋”、“仇教”的重要原因,但这却并不能直接促使他们参加义和团、从事集体性的暴力活动,“原因”到“结果”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直接。而从山西的官员、地方士绅、普...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义和团运动期间山西地方社会的暴力研究


“教会”干预诉讼流程示意图

示意图,讼棍,流程,示意图


图 1.2:“讼棍”干预诉讼流程示意图﹡ 两表仅就一般干预诉讼的途径进行展示,故对诸如越级上诉等特殊情形暂不做考虑; “ ”表示“讼棍”或传教士上诉的一般流程;“ ”表示本级上诉失败后的逐级上“ ”表示传教士上诉过程中清朝机构内部的联络,“讼棍”上诉过程中清朝内部联络较杂,暂不做考虑。但是,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亦显而易见。其一,传教士系属基督教中的某个,在华是以一个宗教团体的成员而存在,其在干预诉讼的过程中从地方到中央其他教会成员或外国人予以配合。而“讼棍”一般是个体活动,往往身份来源,拥有复杂的社会关系。①因事才与人临时结伙,并无典型的、牢固稳定的跨区织。其二,“讼棍”一般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帮助”他人进行诉讼,而传一般以保护教民免受“迫害”,扩大教会影响、引人入教为目的“帮助”教民诉讼。其三,正如前文所言,“讼棍”操作诉讼的行为必须依赖于官府的沟通和响

模型图,心理分析,模型


不一定就按部就班的发生。确定流言的“位置”的探索,对厘清流言间的互动关系十分关键。于此,笔者在孙江引用的分析框架基础之上进行了若干修改,希望进析框架的基础上来推演流言的“位置”和作用。这里必须说明的是,的理想化特点和极强的目的性,它既不能在具体的现实中做到对“爱”区分,也不能照顾到外部环境对人的复杂影响以及个体的态度、选择如个体对异质文化从厌恶骤然转为好感甚至仰慕,这在山西基督教华(席子直)身上表现的非常明显①。所以,这仅仅是一种特定情境下的不能完全照顾到许多常见的类型和现象。②但是,它能使某个情境下人态度较为直观的展现在图表之上,便于我们将仅存在于人们思维中的以“纸面分析”的一种内容。使我们了解到流言作为一种情感信息的的大概空间及其与人们选择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大致范围。这已经足够动时期流言的日常存在形式,从而为我们了解流言在义和团运动中的与流言同来的各种暴力活动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妖术恐慌及其社会应对——以1876年两江地区的剪辫摄魂妖术为视角[J]. 孙锋.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2]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下的就地正法之制[J]. 娜鹤雅.  清史研究. 2018(01)
[3]律令体制抑或礼法体制?——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法[J]. 俞荣根,秦涛.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2)
[4]谣言与失序:清同治回民起义省思[J]. 杨德亮.  青海民族研究. 2017(04)
[5]汉民族古代迷信黑眚的历史演变[J]. 李晨光.  晋中学院学报. 2017(02)
[6]何谓“礼法”?[J]. 俞荣根,Wang Keyou.  孔学堂. 2016(04)
[7]关于古代社会危机应对问题的几点思考[J]. 李振宏.  史学月刊. 2015(12)
[8]清中叶山西村社生活与管理——以嘉庆朝刑科题本为基本资料[J]. 常建华.  经济社会史评论. 2015(04)
[9]刑部郎中成“讼棍”——嘉、道严惩“讼师”的扩张解释[J]. 林乾.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5(02)
[10]冷暖-丰歉-饥荒-农民起义:基于粮食安全的历史气候变化影响在中国社会系统中的传递[J]. 方修琦,苏筠,尹君,滕静超.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06)

博士论文
[1]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 王霞蔚.南开大学 2010
[2]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地区传教活动研究(1865-1911)[D]. 张彧.暨南大学 2006
[3]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守旧派思想研究[D]. 黄庆林.北京师范大学 2006
[4]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西北的传教(1873-1911)[D]. 马占军.暨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从金元到明清:山西汉人世侯家族研究[D]. 裴孟华.山西大学 2018
[2]晋东南李卫公信仰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D]. 候峰峰.山西大学 2017
[3]山西襄汾龟山信仰祭祀仪式研究[D]. 徐静.山西师范大学 2015
[4]山西翼城李娘娘信仰传承研究[D]. 薛慧.辽宁大学 2013
[5]晚清守旧派官僚集团研究[D]. 张立胜.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276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76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1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