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09:59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尤其是城市社区的善治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城市社区的良性发展,除了权力主体积极参与的动力因素外,还要有高效有序、协同互动的运行机制。实际上,各类利益组织也在以积极的参与姿态营造着城市社区的现在和未来。协同治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社会控制权力,而且还要实现社会创新权力。本文在详细分析协同治理的动力状态和运行机理之基础上,认真梳理了从治理寓意衍生出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演进史且加以简述,希望找出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可资借鉴的协同动力运行优势。着重探讨了协同治理的动力来源、运作过程等,认为协同治理的动力源于权力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归纳为利益驱动、政令推动、社会心理认同,具有自发、能动的一面。协同治理的关键不仅在于社区组织的动力状态,而且在于权力主体的运行机理。本文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协同治理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由核心行动者设定目标、建立沟通机制,利益赋予阶段是建立协同关系、赋予行动者权力,动员过程是核心行动者行使权力协同其他行动者参与社区治理活动,异议过程是由异议代表处理差异并协调各方利益。顺势而为整合社区的动力资源...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研究的实践意义
    四、研究框架与核心概念
        (一) 研究的框架
        (二) 核心概念
    五、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的方法
        (二) 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一、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 治理理论及其评述
        (二) 城市政治权力机制理论及其评述
        (三) 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评述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外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研究综述及评价
        (二) 国内外对城市社区权力机制研究综述
        (三) 国内外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章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相关背景
    一、国外几种典型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一) 美国纽约的社区自治模式
        (二) 新加坡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治理模式
        (三) 日本东京的混合治理模式
        (四) 对世界上几种典型城市社区治理形态的简要评述
    二、探索中的中国城市社区协同治理
        (一) 国家层面对社区治理的重视
        (二) 有代表性的城市社区范式介绍
        (三) 广东省的基层社会管理
        (四) 珠海市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三、发挥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优势
        (一) 协同有助于发挥各权力主体的专长
        (二) 协同有助于激发社会创新的活力
        (三) 协同网络可使各节点内在的契合性与灵活性得以实现
        (四) 对协同网络的认同有助于实现政治合法性
        (五) 协同网络以利于社会资源的整合
第三章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权力主体、动力来源、运作过程
    一、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权力主体
        (一) 政府组织及现状
        (二) 社会组织及现状
        (三) 企业组织及现状
    二、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动力来源
        (一) 利益驱动
        (二) 政令推动
        (三) 社会心理认同
    三、城市社区协同治理的运作过程
        (一)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问题呈现
        (二)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利益赋予
        (三)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动员
        (四) 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异议
第四章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动力机制实证研究
    一、珠海 KN 社区的权力主体
        (一) KN 的政府组织
        (二) KN 的社会组织
        (三) KN 的企业组织
    二、珠海 KN 社区协同治理的运作过程
        (一) KN 社区协同问题呈现
        (二) KN 社区的利益赋予
        (三) KN 社区协同治理中的动员
        (四) KN 社区的异议处理
    三、珠海 KN 社区协同治理网络的阻力
        (一) 各权力主体求同存异的困难
        (二) 社区居民思想观念的差异
        (三) 构建有意义价值观共识的不易
        (四) 权力主体间沟通和协同的缺失
        (五) 权力主体协同能力的不足
        (六) 协同权力关系的不稳定
        (七) 社区社会资本生产的短缺
第五章 城市社区协同治理权力走势
    一、社区公共空间的构建
    二、社区的确权、赋权、放权
    三、社区权力结构分化及其互动
        (一) 政府组织权力趋势
        (二) 社会组织权力展望
        (三) 企业组织权力空间
    四、社区协同治理核心行动者权力
        (一) 党的领导与居民自治
        (二) 社区政治权力机制
        (三) 中程视域核心行动者的转换研究
        (四) 情境与关系的处理
        (五) 社区精英的挖掘
        (六) “克里斯玛”现象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政治学对社区权力的阐释及评述[J]. 王艳丽.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2(01)
[2]美国共同利益住宅小区的共享资源治理[J]. 雷岁江,孙荣.  学海. 2011(06)
[3]上海市社区居民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J]. 张炎,张爱芹,钟伟.  中外企业家. 2011(12)
[4]合约理论视角下居委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逻辑[J]. 陈伟东,张文静.  社会主义研究. 2011(02)
[5]美国非营利组织运作和管理的启示与思考——民政部赴美国代表团学习考察报告[J]. 王劲颖,沈东亮,屈涛,刘忠祥.  社团管理研究. 2011(03)
[6]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困境与出路[J]. 王雅楠,宋博,杜仕菊.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1)
[7]城市治理动力机制: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J]. 赵强.  行政论坛. 2011(01)
[8]协同治理理论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探析[J]. 陆远权,牟小琴.  沈阳大学学报. 2010(05)
[9]行动者网络理论在营销学研究中的运用[J]. 陈仁川,刘慧.  中国市场. 2010(41)
[10]中国志愿服务:从社区到社会[J]. 谭建光.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03)

博士论文
[1]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D]. 贺建芹.山东大学 2011
[2]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 杨晓梅.兰州大学 2011
[3]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0
[4]国家权力与自治权力的互构与博弈[D]. 段绪柱.吉林大学 2010
[5]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赵东霞.大连理工大学 2010
[6]社区政治及其与国家政治的互动关系研究[D]. 王梅.陕西师范大学 2009
[7]社会资本转换与社区建设的互动:中国的经验[D]. 薛文同.复旦大学 2009
[8]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问题研究[D]. 陈涛.复旦大学 2008
[9]治理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研究[D]. 耿云.中国政法大学 2008
[10]基于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治理过程研究[D]. 李玉连.南京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1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81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b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