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5:10
  陈序经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教育家、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文化学家,曾经在中山大学和暨南大学任副校长和校长。20世纪30年代,陈序经投身于关于近代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大讨论,形成了其独特的现代化思想,对于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陈序经的著述、文集等档案文献为基础,在吸收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三部分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陈序经的现代化思想。第一部分从陈序经的生平入手,结合其所处的时代,分析了陈序经现代化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第二部分着重阐释了陈序经的现代化思想的内容。陈序经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是实现工业化、都市化,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走“以工立国”的道路。在文化方面,陈序经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延滞性和单调性为切入点,论证实现近代中国人由传统向现代人的转变,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前提,全盘西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出路所在。在教育方面,与文化的全盘西化相适应,提出教育的西化,以实现教育的彻底现代化,批驳教育的“中国化”、“国情化”,并指出发展大学教育、鼓励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途径。在政治方面,倡导主权思想,主张主权是可分的,这是陈序经民主政治思想的基石;论述了在近代中国...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2.1 陈序经生平
    2.2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
        2.2.1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产生的国际条件
        2.2.2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产生的国内条件
    2.3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产生的主观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陈序经的经济现代化思想
    3.2 陈序经的文化现代化思想
        3.2.1 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3.2.2 以个性解放为前提
        3.2.3 以全盘西化为路径
    3.3 陈序经的教育现代化思想
        3.3.1 以教育的彻底西化为核心
        3.3.2 以发展大学教育为关键
        3.3.3 以鼓励留学为途径
    3.4 陈序经的政治现代化思想
        3.4.1 提倡主权思想
        3.4.2 反对独裁政治
        3.4.3 倡导民主政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评析
    4.1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的特点
        4.1.1 以全盘西化思想为主线
        4.1.2 以教育现代化为依托
    4.2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的意义
        4.2.1 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4.2.2 丰富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思想
        4.2.3 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提供有意的借鉴
        4.2.4 拓展了人的现代化的思想
    4.3 陈序经现代化思想的局限性
        4.3.1 陷入“西化主义”的窠臼
        4.3.2 忽视了国情对现代化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陈序经乡村建设思想浅析[J]. 鞠惠霞.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11)
[2]陈序经与吴景超在20世纪30年代教育论争中的共识与分歧[J]. 李爽.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8(07)
[3]论陈序经的教育思想[J]. 郑朝波.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04)
[4]现代性与现代化辨析[J]. 徐奉臻.  学习与探索. 1999(01)
[5]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J]. A.里奇特尔斯,夏光.  国外社会科学. 1989(09)

硕士论文
[1]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研究[D]. 李旭升.东华大学 2012
[2]陈序经文化哲学思想探析[D]. 张海华.大连理工大学 2011
[3]中国的现代化:一项未竟的事业[D]. 张杰.外交学院 2010
[4]试论陈序经与岭南大学(1948—1952)[D]. 王沙灵.暨南大学 2006
[5]人、文化、社会的互动[D]. 王珍喜.云南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282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282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5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