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制度质量、金融发展与全球失衡

发布时间:2021-10-24 01:18
  本文发展了"不完全金融市场"假说,探讨了当前全球失衡现象的深层次根源。本文认为:各国制度质量的差异是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而是全球失衡的深层次根源;制度质量越高的国家,其金融发展水平也越高,因而在国际分工中出口金融资产,进口实际产品,从而形成经常账户的逆差。进一步利用94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对以上观点进行实证检验,静态和动态面板估计结果以及稳健性检验结果均表明,制度质量对经常账户余额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也表明,制度质量的确通过金融发展这个中介变量对经常账户余额产生了影响,所有实证结果均支持了本文的理论观点。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当前全球失衡具有较强的启示作用。 

【文章来源】:国际贸易问题. 2018,(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二、计量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一) 计量模型设定
    (二) 制度质量衡量指标的选取
    (三) 数据说明
三、主要实证结果
    (一) 静态面板方法的估计结果
    (二) 动态面板方法的估计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结果
    (一) 剔除特定样本后的估计结果
    (二) 异常值处理后的估计结果
五、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识别
六、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口结构是怎样影响经常账户不平衡的?——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工具变量的经验证据[J]. 李兵,任远.  经济研究. 2015(10)
[2]产品内分工、制度质量与出口技术复杂度[J]. 戴翔,金碚.  经济研究. 2014(07)
[3]经常账户失衡的根源——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J]. 茅锐,徐建炜,姚洋.  金融研究. 2012(12)
[4]新型国际分工、国际收支失衡与金融创新[J]. 佟家栋,云蔚,彭支伟.  南开经济研究. 2011(03)
[5]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是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的原因[J]. 王道平,范小云.  世界经济. 2011(01)
[6]国际分工新形态、金融市场发展与全球失衡[J]. 徐建炜,姚洋.  世界经济. 2010(03)
[7]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J].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晓晶,汤铎铎,林跃勤.  经济研究. 2009(05)
[8]中美经济失衡的性质及调整:基于金融发展的视角[J]. 雷达,赵勇.  世界经济. 2009(01)



本文编号:3454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54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