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应用
发布时间:2021-10-25 02:48
经济法的理念、制度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等。这些课程思政元素凸显"讲政治"的本质要求和增强学生"四个自信"的科学内涵。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在制度发展沿革、制度背景与未来展望、相关制度的中外比较、制度的深度解析等环节融入思政元素。经济法课程思政应注意思政基础的专业性、思政融入的间接性、思政教育的可信性、思政对接的时效性。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经济法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解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二、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投射环节
(一)制度发展沿革
(二)制度背景与未来展望
(三)相关制度的中外比较
(四)制度的深度解析
三、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技巧
(一)思政基础的专业性
(二)思政融入的间接性
(三)思政教育的可信性
(四)思政对接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 鄢显俊.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
[2]中国经济法的文化解释——一个现代法命题与传统文化间的沟通[J]. 单飞跃.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2)
[3]论经济法理念与儒家精神的耦合[J]. 胡光志,王福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4]论经济法的意识形态背景[J]. 李玉虎.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6(01)
本文编号:3456495
【文章来源】:高教论坛. 2020,(09)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经济法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解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子
二、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投射环节
(一)制度发展沿革
(二)制度背景与未来展望
(三)相关制度的中外比较
(四)制度的深度解析
三、经济法课程思政元素的应用技巧
(一)思政基础的专业性
(二)思政融入的间接性
(三)思政教育的可信性
(四)思政对接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实践误区及教育评估[J]. 鄢显俊.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
[2]中国经济法的文化解释——一个现代法命题与传统文化间的沟通[J]. 单飞跃.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7(02)
[3]论经济法理念与儒家精神的耦合[J]. 胡光志,王福波.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4]论经济法的意识形态背景[J]. 李玉虎.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6(01)
本文编号:34564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45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