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防治官吏腐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7:16
腐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同时也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方面发展迅速,成绩斐然,然而腐败这个社会问题仍然存在于国家运转中,不仅影响社会发展,还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印象。为解决腐败问题,保障国家稳定发展,党和政府从多方面出发,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期实现对贪腐的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历史上有诸多治理腐败的经验与教训,其中乾隆时期的防惩贪腐及其结果比较具有代表性。乾隆时期作为封建盛世,经济高度发达,然而贪案频发,尽管乾隆前中期惩治贪腐之心坚决,手段严厉,最终却并未将贪污之风压下去,反而愈演愈烈。这当中的原因,令人深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充分总结乾隆时期惩治贪腐的经验与教训,对于当下廉政建设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先从乾隆时期社会状况入手,探究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与政治背景,为下文具体制度的介绍作铺垫。然后详细介绍乾隆时期官吏选用情况、监察制度以及相关惩治贪腐的法律。乾隆对于官吏的选拔强调“德重于才”,十分重视督抚大员的作用。在监察方面,鼓励官吏之间相互监督,沿用密折制度。接下来以乾隆时期两个较为著名的贪腐案例作为引起,首先总结乾隆惩治贪腐所采取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以及不足
0.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1章 乾隆时期整顿吏治的社会背景
1.1 政治背景
1.2 经济背景
第2章 乾隆时期预防官吏腐败的举措
2.1 重视官吏选用
2.1.1 选官用人“德重于才”
2.1.2 见机调整选官思路
2.1.3 严格选拔督抚
2.2 强化监察制度
2.2.1 鼓励官吏互相监督
2.2.2 沿用密折制度
2.3 健全法制,修订律例
第3章 乾隆时期惩治贪腐的措施
3.1 惩治贪腐的典型案例
3.1.1 甘肃捐监冒赈众贪案
3.1.2 高朴私役平民采玉案
3.2 惩治贪腐的具体措施
3.2.1 实行连坐制度
3.2.2 刑罚追赔并重
3.2.3 官吏杂佐均惩
3.2.4 重案要犯抄家
第4章 乾隆时期防治贪腐的特点
4.1 防惩结合,明察秋毫
4.2 执法从严,不予轻纵
4.3 前紧后松,虎头蛇尾
第5章 乾隆晚期贪腐屡禁不止的原因
5.1 专制皇权的影响
5.1.1 皇帝崇尚奢华作风
5.1.2 执政过久,执法不一
5.1.3 政务废弛,官吏腐败
5.2 相关制度内容存在问题弊端
5.2.1 罚扣养廉银
5.2.2 “议罪银”制度
第6章 乾隆治理腐败对当今的启示
6.1 注意政治制度顶层设计
6.2 建立法治化防腐惩贪机制
6.3 完善权力配置与权力监督
6.4 塑造良好的官场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582351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以及不足
0.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第1章 乾隆时期整顿吏治的社会背景
1.1 政治背景
1.2 经济背景
第2章 乾隆时期预防官吏腐败的举措
2.1 重视官吏选用
2.1.1 选官用人“德重于才”
2.1.2 见机调整选官思路
2.1.3 严格选拔督抚
2.2 强化监察制度
2.2.1 鼓励官吏互相监督
2.2.2 沿用密折制度
2.3 健全法制,修订律例
第3章 乾隆时期惩治贪腐的措施
3.1 惩治贪腐的典型案例
3.1.1 甘肃捐监冒赈众贪案
3.1.2 高朴私役平民采玉案
3.2 惩治贪腐的具体措施
3.2.1 实行连坐制度
3.2.2 刑罚追赔并重
3.2.3 官吏杂佐均惩
3.2.4 重案要犯抄家
第4章 乾隆时期防治贪腐的特点
4.1 防惩结合,明察秋毫
4.2 执法从严,不予轻纵
4.3 前紧后松,虎头蛇尾
第5章 乾隆晚期贪腐屡禁不止的原因
5.1 专制皇权的影响
5.1.1 皇帝崇尚奢华作风
5.1.2 执政过久,执法不一
5.1.3 政务废弛,官吏腐败
5.2 相关制度内容存在问题弊端
5.2.1 罚扣养廉银
5.2.2 “议罪银”制度
第6章 乾隆治理腐败对当今的启示
6.1 注意政治制度顶层设计
6.2 建立法治化防腐惩贪机制
6.3 完善权力配置与权力监督
6.4 塑造良好的官场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582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58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