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对新富农阶层的认知与诠释
发布时间:2022-02-22 11:52
新富农阶层是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革命根据地鼓励发展生产而出现的新阶层。作为阶级成分的新富农阶层,一方面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在以陕甘宁边区为代表的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的表征;但另一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理论下应当"革命"的对象。作为客观存在的新富农,他们是通过勤劳致富的生产能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中共在坚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质"原则性的同时采取灵活性的方式,将政治坚定、经济贡献突出的新富农群体解释为革命的富农,最终实现党内外对新富农阶层由质疑向认同的转变。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差异化:党内外对新富农阶层的认知
二 趋同化:新富农与旧富农
三 革命化:兼顾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的诠释
四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区新富农问题探析——从邓子恢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说起[J]. 江明明. 苏区研究. 2019(04)
[2]吴满有运动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农村经济政策[J]. 麦正锋.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4(02)
[3]误读富农:中共在近代土地革命中打击富农的主要因素[J]. 曾耀荣. 史学月刊. 2013(06)
[4]历史转变中的新富农党员问题[J]. 庞松,苏少之. 中共党史研究. 2007(01)
[5]论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的新富农政策[J]. 苏少之. 党的文献. 2004(03)
本文编号:3639386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4(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 差异化:党内外对新富农阶层的认知
二 趋同化:新富农与旧富农
三 革命化:兼顾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的诠释
四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苏区新富农问题探析——从邓子恢给毛泽东的一封电报说起[J]. 江明明. 苏区研究. 2019(04)
[2]吴满有运动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农村经济政策[J]. 麦正锋.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14(02)
[3]误读富农:中共在近代土地革命中打击富农的主要因素[J]. 曾耀荣. 史学月刊. 2013(06)
[4]历史转变中的新富农党员问题[J]. 庞松,苏少之. 中共党史研究. 2007(01)
[5]论中国共产党根据地时期的新富农政策[J]. 苏少之. 党的文献. 2004(03)
本文编号:3639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639386.html